2023年春节期间,峨山县实现旅游收入过千万,共计收入1531.98万元,共接待游客2.98 万人次,其中一日游游客2.32万人次,过夜游客0.66万人次,未发生旅游安全及投诉事件。现将具体情况及相关举措总结如下:
一、文旅融合、营造浓浓的彝乡年味。提前谋划,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挥民族文化浓郁的优势,重塑信心,激发新动能、形成新优势,节前认真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宣传,快速恢复峨山文化旅游市场人。一是全力打造乡愁古镇情·花腰彝人街。今年是二十大召开后的第一年,更是三年疫情后的第一年,为打造“天下彝家,笃慕梦园”文化旅游名片,以传统春节假日为契机,峨山制定了2023年文化旅游活动为实施方案,精心策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春节系列文化旅游活动,以1月10日嶍峨古镇特色街区花腰彝人街开街启动,通过新华书店开展的“书香迎春.春色满园”、县文化馆和群众文化工作队的文化惠民演出、县图书馆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节”迎新春百科知识竞猜等文化活动,拉开了2023年春节文化旅游活动的序幕。花腰彝人街区域为原来峨山县老城区商业聚集地——“弯街”。现在打造成特色文旅游街区,配套文旅要素和彝文化植入,街区可提供约1000个泊车位。特色街区以“场景化、演艺化、体验化、文创化”为一体,传统文化时尚表达。在春节期间,通过彝族手艺民俗体验,休闲餐饮特色小吃、年货区及彝族歌舞文艺助演等活动,打造打造一条贯穿彝族文化、休闲、娱乐、购物为主的体验式动感专题街区,在活动期间,峨山花腰彝人街区已成为峨山文化旅游活动的核心区,丰富多彩的活动市民和游客的喜爱,特别是夜市生活热闹非凡,开启了峨山夜市经济的新篇章。二是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书赠春联活动。为告别猛虎威驱瘟疫,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峨山县联合市文化馆、图书馆、市书法家协会、县书法家协会在全县8个乡镇街道开展文化进万家赠春联活动,春节前夕共邀请市县书法协会专家到各乡镇现写春联活动6期,出席书法家65人次,免费现场书写送春联4520份。文化进万家,书赠春联活动是峨山春节的一个传统文化活动,已经连续开展近10年,即丰富了年味,有吸引了外来书法爱好者的参与,更深受群众欢迎。三是农旅融合,举行小街舍郎首届草莓节。峨山县小街街道舍郞村民小组有着历史悠久的草莓种植历史,近年来,舍郞社区借助多年来草莓种植优势,通过党建引领,引进企业,把470多亩草莓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形成统一规范管理,打造一村一品草莓产业。整个种植带在一条中白龙箐的山箐里,由于该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水利和区位优势,加之交通便利,种出的草莓个大味好,网销成都、昆明玉溪,为打一村一品舍郞草莓品牌形象,1月26日开展首届小街舍郞草莓节活动,以迎宾活动、乡村文艺演出、草莓园寻宝活动、彝族松毛席长街宴等活动,促进农旅融合,吸引广大游客在峨山的文旅消费。四是还原彝族原生文化,举办“扎实唻果嗦开新街道非遗体验活动。开新街,彝语称为“哩夕哩”,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传承上百年的开新活动是当地原生彝在春节后的第一个赶集日,更是新的一年弃旧迎新美好期盼。开新街日,村村寨寨男女老少穿着彝族节日的盛装,耍着龙灯,跳着花鼓舞,不约而同到集市上参加祭龙祭寺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人平安。今年的赶集日是三年疫情后的第一个开放的赶集日,人山人海,人们仿佛是在释放疫情的后一种情绪呐喊。巡街表演,锣鼓掀天,龙腾虎跃,歌舞绵绵,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和商旅叫卖声、欢呼声热闹非凡。政府搭台,商旅造市,民间文艺活动展演好戏连台,在有序的指挥下,各乡镇都有拿手的传统活动压柚戏,如富良棚乡的祭龙、舞龙、斗鸡、彝乡松毛席、大龙潭的花灯表演、塔甸的花鼓舞、甸中的舞獅、接爷爷活动内容丰富,参与的群众多,即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城市游客难得的原生彝文化体验。今年开新街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周边城市大量的游客自驾车莫名而来,在探秘彝家山寨体验彝族风情的同时惊叹彝乡面貌的新变化,特别是县县通高速,村村通达水泥路。交通便捷,距玉溪市区、昆明市区也就是1至2小时的车程,原生彝文化,神秘的彝家山寨,对城市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以节造市,挖掘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旅游,扩大峨山县文化旅游知名度,使民族文化走出去,外来客商引进来,让更多的人来读懂大山里的彝族原生文化,体验彝文化。五是实行景区免门票,迎来大批游客。春节期间,峨山唯一的国家AA级景区免费开放,迎来村村寨寨的游客,穿着节日的盛装到景区打卡,特别是村村寨寨的不同文艺到景区来欢歌跳舞,制作文艺录相留念,为疫情来后沉闷景区迎来一个好的开局,在春节期间,峨山彝人谷竹海景区共接待游客0.2万人次。
二、多措并举、确保春节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一是精心谋划,提前开展假日工作组织策划。召开各乡镇、景区、酒店及假日领导小组工作专题会议,制定春节假日文化旅游工作方案,对我县假日值班、文化活动、旅游市场、旅游安全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明确文化旅游活动市场监管、值班值守、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等工作细则。二是及时发布春节文化旅游活动方案,植入文化活动,促进各乡镇、景区文化旅游有序开,2023年春节期间,县图书馆举办读书活动10次,县文化馆、县群众文化工作队组织戏曲文艺活动专场 4场次人,吸引观众10000多人次参与。三是强化值班检查。认真执行假日值班制度,局长代班负总责,下属各单位科室在岗24小时值班,对景区文化旅游活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督促做好旅游安全人流疏导,每天收集旅游接待人数等信息,准时向县两办、市级报送报送文旅信息等工作。四是局领导带队,深入彝人竹海景区景点及各乡镇开新街活动场所现场检查督查,督促责任主体遵守相关规定,严格管理、有序文化旅游活动和科学消毒工作。四是严格执法巡查,切实消除文旅市场隐患。节前开展景区、酒店、KTV、网吧、旅游社网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三、亮点纷呈、文旅惠民助力过大年。春节期间,全县文化旅游系统多种方式举办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主题活动,丰富假日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 一是文化突出“彝年味”,文化惠民演出进万家,书赠春联活动赠春联等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二是全力打造春节假日系列惠民演出主题活动。县文化和旅游组织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群众文化工作队下乡演出及图书馆开展阅读专题活动充实了春节百姓生活,较好地推动文化旅游流活动开展。三是传统节日开新助推春节假日旅游经济红火。2023年开新街期间,共接待游客估计超过10多万人次,甸中镇的接爷爷、大龙潭的花灯杂耍、富良棚乡的舞龙、塔甸镇的花鼓舞、岔河乡文艺巡街表演等活动异彩纷呈,把春节文化旅游活动推向了高潮,让游客体验到了独特彝族文化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