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峨山分局关于2025年4月14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5-04-14 09:14 来源: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峨山分局 打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414日-202541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77-4011734(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峨山分局办公室)

    真:0877-4013521

    箱:1021906162@qq.com

址: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峨山分局

    编:653200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峨石红高速公路(玉溪段)水稳拌和站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小街街道舍郎社区白龙箐组舍郎路旁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佳亿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峨石红高速公路(玉溪段)水稳拌和站。

建设单位: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小街街道舍郎社区白龙箐组舍郎路旁,项目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6′10.408″北纬24°838.2844

立项依据:峨山县发展和改革局《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2502-530426-04-01-541089

主要建设内容:总占地面积20亩(13320m2)。其中混凝土拌和车间占地4亩(2666m2),水稳拌和站占地4亩(2666m2),料仓大棚占地10亩(6666m2),综合楼占地1亩(666m2新建一条年产76t水稳料的生产线,新建一条年产10万方混凝土的生产线

本项目新建1个水稳拌和生产区、1个混凝土拌合区、新建1个料仓大棚,新建综合楼一栋。工程主要分为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

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水稳料76吨和年产混凝土10吨的生产规模。

(一)施工期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内的建筑材料、施工垃圾必须进行遮盖围挡,必要时应加盖工棚,做到六个百分之百

2)开挖作业避开大风天气,对作业面洒水降尘。

3)每天定时对施工场地洒水45次进行降尘。

4)装运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采用篷布覆盖。

5)车辆出施工场地前对轮胎进行冲洗,避免将泥沙带出遗撒在路途中。

6)焊接废气经大气稀释扩散。

7)选择尾气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并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维护和保养。

8)项目四周设置2m高的围挡。

9)运输车辆运输施工材料时,尽量避开市区、学校等地区。

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在施工场地内设置1个施工废水沉淀池,容积为2m3,用于收集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施工生产及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2)施工期施工人员依托周边公共卫生间,施工期少量洗手废水进入2m3的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并在截排水沟末端采用沉砂池(挖掘机简单开挖,容积约为5m3)进行收集、沉淀,保证施工区域产生的地表径流进行有效收集。雨天地表径流经截排水沟收集后,排入简易沉沙池处理,SS将显著下降,最终外排至厂区外雨水沟。

3、噪声环境保护措施

1)尽量采用符合国家出厂标准的低噪声设备,并对设备定期维修、养护;对闲置不用的设备及时关闭。

2)按规定操作设备,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减轻人为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做到文明施工。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安排在8:0012:0014:0018:00这段时间进行;物料运输时,应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免在夜间及交通拥挤时段进行,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利用的部分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部分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禁止随意处置和堆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垃圾桶统一收集后运至附近垃圾收集点。土石方运至合法弃土场。

(二)营运期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水稳料生产线:

搅拌主机产生的粉尘经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②1#2#水泥筒仓粉尘经仓顶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222m高排气筒(DA003DA004)排放。

骨料堆存于三面围挡+顶棚的厂房内,并设置喷淋系统,皮带输送机进行密闭,水泥螺旋输送机进行密闭。

2混凝土生产线:

搅拌机产生的粉尘经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②3#4#水泥仓粉尘经仓顶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222m高排气筒(DA005DA006)排放。

③1#2#矿粉筒仓粉尘经仓顶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215m高排气筒(DA007DA008)排放。

公分石、砂料堆存于三面围挡+顶棚的车间内,并设置喷淋系统,配料过程在车间内进行;皮带输送机进行密闭,水泥、矿粉螺旋输送机进行密闭。

3原料装卸在厂房内进行,并设置喷淋系统,产生的粉尘经厂房阻隔、喷淋降尘后无组织排放。

4车辆运输过程定期洒水降尘,车辆出入厂区进入洗车槽对车辆轮胎进行清洗,减少车辆运输过程粉尘的排放。

5食堂油烟:本项目设置1个食堂,基准灶头数1个,规模属于小型食堂,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效率≥75%)处理后排放。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区实行雨污分流制;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140m3)沉淀后用于场区洒水降尘。

2)生产废水主要为生产区清洗废水、车辆清洗废水、运输罐车罐体内部清洗废水、实验设备清洗废水,生产废水经三级沉淀池(24m3)处理后经砂石分离机处理后回用于生产

3)食堂废水经隔油池(0.4m3)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经化粪池(1.2m3)处理后暂存于生活污水收集池(8.4m3)内,定期委托玉溪捷运环保水务有限公司定期清运处置,最终由峨山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4)本项目设置一个容积为24m3的事故池,用于收集事故状态下的事故废水。

3、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从源头上减少噪声污染。

2通过科学的空间布局,将产生较大噪声的设备置于半地下,以降低噪声传播。

3对噪声源采取减振、隔声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噪声输出。

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1)生活垃圾

职工生活垃圾经由垃圾桶收集后,运至当地环卫部门垃圾集中点。

2)一般固体废物

除尘器收尘灰:脉冲布袋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收集后作为生产原料使用。

三级沉淀池泥渣:三级沉淀池泥渣经砂石分离机处理后回用于生产。

废实验砌块:项目运营期需要定期对生产的混凝土进行抽检,产生的废实验砌块收集后运至建筑垃圾指定地点。

残余混凝土及水稳料:统一收集后回用于生产。

隔油池废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清运处置

化粪池污泥:定期委托清掏、处置。

初期雨水收集池泥沙:定期清掏收集后回用于生产。

洗车槽沉淀污泥:定期清掏收集后回用于生产。

3)危险废物

废机油

项目运营期对各生产设备进行简单的维护和保养,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废机油,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项目废机油属于HW08类中其他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及沾染矿物油的废弃包装物类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代码为900-249-08废机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含油废棉纱手套

工人戴手套作业,添加润滑油时会使用棉纱对设备进行擦拭,棉纱、手套会沾染润滑油、液压油,含油废棉纱手套产生量约0.01t/a。查阅《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含油废棉纱手套属于“HW49其他废物中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根据《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废弃的含油抹布、劳保用品(900-041-49)豁免环节为全部环节,豁免条件为未分类收集,豁免内容为全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因此,本次评价要求对含油废棉纱手套进行集中收集,收集至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清运、处置。

废油桶

项目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废油,废机油需要油桶做为存放载体,会产生少量的废油桶。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项目废机油属于HW08类中其他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及沾染矿物油的废弃包装物类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代码为900-249-08,废油桶统一收集至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清运、处理。

5土壤、地下水防治措施

1)污染源

本项目运营期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危废暂存间储存的废机油、外加剂储罐内的减水剂、三级沉淀池的废水,发生事故时,若地面存在裂缝,废机油可能随裂缝下渗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2)污染途径

地下水:主要为废机油、减水剂、三级沉淀废水污染事故情况,进入地面,通过地下入渗进入地下水,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土壤:主要为废机油污、减水剂、三级沉淀池废水污染物事故泄漏情况,通过地面垂直入渗、地面漫流等方式进入土壤,对土壤产生影响。

3)事故影响的分析

1)废机油泄漏

废矿油的泄漏或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较为严重,地下水一旦遭到成品油的污染,将使地下水产生严重异味,并具有较强的致畸致癌性,无法饮用,又由于这种渗漏必然穿过较厚的土层,使土壤层中吸附有大量的燃料,土壤层吸附的燃料油不仅会造成植物生物的死亡,而且土壤层吸附的燃料还会随着地表水的下渗对土壤层的冲刷补充到地下水。

2)减水剂泄漏

减水剂的泄漏或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严重,地下水一旦遭到减水剂的污染,将使地下水具有较低的毒性,使其无法饮用。又由于这种渗漏必然穿过较厚的土层,使土壤层中吸附有大量的减水剂,土壤层吸附的减水剂不仅会造成植物生物的死亡,而且土壤层吸附的减水剂还会随着地表水的下渗对土壤层的冲刷补充到地下水。

3)三级沉淀池废水泄漏

三级沉淀池废水为生产废水,废水里面含有水泥、砂料等。水泥中含有重金属(铅、镉、铬等重金属),含有水泥的废水呈碱性。三级沉淀池废水一旦泄露或渗漏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严重,碱性渗滤液改变地下水化学性质,腐蚀输水管道,使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使其无法饮用。由于这种渗漏必然穿过较厚的土层,使土壤层中吸附有大量的水泥物质,土壤层吸附的水泥会造成植物生物的死亡、土壤板结、土壤盐碱化。

4)防控措施

1)源头控制措施

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加强环境管理,采取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的措施。正常运营过程中应加强控制及处理废机油收集、暂存过程中污染物跑、冒、滴、漏,同时应加强对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老化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定期检查外加剂储罐及其管道,外加剂储罐设置围堰,若发现破损或泄漏应及时维修更换。项目区内设置事故池。

2)分区防治措施

简单防渗区:水稳料生产区、混凝土生产区、厂区道路、采取简单防渗,进行路面硬化。

一般防渗区:隔油池、化粪池、生活污水收集池、三级沉淀池、事故池、初期雨水池采取一般防渗,要求等效粘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0-7cm/s,或参照GB16889执行。

重点防渗区:本项目危废暂存间采取重点防渗区。采用地面铺设防渗混凝土+2mmHDPE膜防渗(或其他等效人工材料),通过防腐、防渗措施可使重点污染防治区各单元等效黏土防渗层≥6m,防渗层渗透系数≤10-10cm/s;危废暂存间存放液态危废处、油品包装桶下方设置金属托盘防渗。

6、环境风险污染防治措施

1)风险源

本项目涉及到的主要风险物质为:三级沉淀池废水、减水剂、废机油。

2)影响途径

废机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若危险物质贮存设施破损,会造成废机油泄漏泄漏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等事故,遇明火或高热高温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减水剂存储于外加剂罐内,生产时由管道运输至混凝土搅拌机内,若外加剂罐及外加剂管道发生破损,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事故。

三级沉淀池废水存储于三级沉淀池内,主要为生产废水,废水内有水泥,水泥含有少量的重金属,若三级沉淀池发生泄漏,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事故。

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

1)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内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减水剂采用储罐进行存储,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加强管理,在减水剂罐四周建设围挡、围堰,设置标识、标牌,同时加强对减水剂罐的管理和维护保养,防止发生泄漏事故。

设置一间5㎡的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设计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要求进行设计。

拟设1个容积为24m3的事故池,当三级沉淀池发生事故或者泄漏时,将三级沉淀池废水排入事故池。

三级沉淀池进行一般防渗,要求等效粘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0-7cm/s,或参照GB16889执行。

2)应急要求

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并经当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当发生环境风险事故时,按应急预案要求,认真落实各项事故应急措施,做到责任到位、落实到人、常备不懈。

 

2

云南屿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固废替代燃料项目

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小街街道牛白甸村委会小海洽组梅子树山

云南屿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云南畅泓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云南屿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固废替代燃料项目

建设单位:云南屿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小街街道牛白甸村委会小海洽组梅子树山,项目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932.405,北纬24°739.863

立项依据:峨山县发展和改革局《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2408-530426-04-01-99377

主要建设内容:项目总用地面积为6783.03m2,约10.1745亩,主要建设2条生产线,其中1条加工废塑料、废纺织物、废纸、废弃农用薄膜等,为塑料原料加工生产线;1条加工废木材、园林垃圾、作物秸秆等,为植物原料加工生产线。项目区分为原料堆放区、生产车间、办公生活区、成品临时堆放区、一般固废暂存区、危废间等

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年9万吨固废替代燃料的生产规模;其中塑料类替代燃料60000t/a,植物类替代燃料30000t/a

 

(一)施工期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1)对较易起尘的散装物料(尤其是散装水泥、石灰、黄砂等)堆置应采用防尘布苫盖等有效的防尘措施进行防尘。

2)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及时清运。避免车辆超载、降低物料装卸高度;车辆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时必须加盖封闭运输,减少抛洒。

3)在施工场地安排专门员工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一般每天不少于2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要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4施工工地周边设置围挡、粉料堆放采用篷布覆盖、运输车辆出场时进行清洗、加盖篷布。

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废水经厂区临时沉淀池(容积约2m3)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2)施工期清洁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容积约2m3)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噪声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应尽量避免在施工现场的同一地点安排大量的高噪声设备,造成局部声级过高。

2施工方应对物件装卸、搬运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3施工方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工地周边设置围挡,禁止夜间(226时)施工

4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养护,避免因松动部件振动而加大设备工作时的声级。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塑料、纸质类包装材料、废木料收集后回用生产原料,其他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不能回收的统一收集后运至住建部门指定地点堆存。

2)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庄垃圾回收点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合理布置施工时间和时序,避免大风天气和雨季施工,尽量减少由于地表开挖引起的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应对场地及时进行地表硬化和绿化。

(二)营运期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一级破碎、二级破碎、切片机、粉碎机上方设置4个集气罩,筛分机设置密闭罩,烘干机为封闭设备,在出气口设置密闭管道收集烘干粉尘,收集的粉尘经密闭管道引至1台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1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2项目原料、生产设备全部设置在封闭厂房内,未收集的粉尘无组织排放到封闭厂房内,环评要求在生产车间内靠生产线一侧安装喷雾降尘装置

3项目拟在食堂安装1台油烟净化器,食堂油烟经过油烟机净化处理排放

2、地表水环境防治措施

项目区实行雨污分流制,初期雨水经厂区雨水沟/管收集后经初期雨水收集池(15m3)沉淀处理后回用道路洒水降尘。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产生,食堂废水经隔油池(1m3)处理后同其他生活污水经化粪池(25m3)处理后定期委托有资质的环卫公司使用吸粪车清掏,不外排。

3、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设备日常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2)进一步完善产噪设备减振措施,风管设软连接,合理布局噪声设备。

3)合理安排运输车辆运输时间,厂内低速行驶,禁止鸣笛。

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1)分选废料

分选废料暂存在生产车间内一般固废暂存区(2每个占地面积30m2),再外售废旧资源公司回收再利用。

2废金属

废金属暂存在生产车间内一般固废暂存2每个占地面积30m2),再外售废旧资源公司回收再利用。

3筛分废料

暂存在生产车间内一般固废暂存2每个占地面积30m2),筛分废料低位热值不满足产品质量需求,作为副产品外售废旧资源公司回收再利用。

4)除尘灰

除尘灰经袋/桶收集后再外售废旧资源公司回收再利用。

5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厂区设置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6化粪池污泥

化粪池污泥定期委托有资质环卫公司清掏、清运处置。

7危险废物

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和沾染油污的手套和抹布。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废润滑油属于HW08-900-214-08废润滑油桶属于HW08-900-249-08沾染油污的手套和抹布属于HW49-900-041-49。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润滑油采用桶收集后暂存在危废间,定期委托有危废资质的单位转运处置;废润滑油桶收集后暂存在危废间,定期委托有危废资质的单位转运处置;沾染油污的手套和抹布采用桶收集后暂存危废,定期委托有危废资质的单位转运处置。

土壤、地下水防治措施

分区防渗措施见下表。

图片.png

6、环境风险污染防治措施

1)风险源

本项目涉及到的主要风险物质为:柴油、润滑油、乙炔。

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指标要求,各种危险废物采用专用的容器存放,收集后置于危废间内,防止风吹雨淋和日晒。危废间设立危险废物警示标志,由专人进行管理,严格落实危险固废转移台账管理,做到每一笔危险固废的去向都有台账记录,包括厂区内部的和行政管理部门的。

危险废物暂存场所设置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危废暂存场所危废暂存间地面做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对装有危废的容器进行定期检查,容器泄漏损坏时必须立即处理,并将危废装入完好容器内。同时危险废物储存区设置警示标牌。

所有包装袋、桶必须贴上危险废物标签,危险废物标签上文字字体为黑体、底色为醒目的桔黄色,稳妥贴附在包装袋、桶适当位置,使其清晰易读。危险废物标签要提供下列说明:危险废物字样、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主要化学成分或商品名称、危险类别、安全措施等。

使用乙炔气瓶前,一定要进行检标记、颜色、安全附件、技术资料、安全状况等。乙炔气瓶专瓶专用,不得擅自改装其他气体。

乙炔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满瓶与空瓶分开整齐放罝,并有明显标记,应保持直立放罝,且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以防静电引起事故。乙炔气瓶使用时必须距离明火10m以外。

定期对设备、堆场进行安全检测,检测内容、时间、人员需有记录保存。安全检测应根据安全性、危险性设定检测频次。

严禁火源进入厂房特别是危废存放区域,对明火严格控制,明火发生源为火柴、打火机等。维修用火控制:对设备维修检查,应经安全部门确认、准许,记录在案。机动车在厂区内行驶,必须安装阻火器,必要设备安装防火、防爆装置。

环评要求项目区实施分区防渗措施,将场地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分区

依据法规编制应急预案,确保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涵盖环境风险事故,明确应急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应急措施及资源保障;提交预案审查备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应急响应能力。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