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六期健康教育简报(野生菌尝鲜谨防中毒)
发布时间:2021-06-29 16:07 来源:峨山县卫生健康局 打印

梅雨季到了,潮湿的空气氛围让不少“野生菌”纷纷拱土而出,不少人选择采摘一些回家尝尝鲜,殊不知,这些看似美味的“野山珍”却是夺命的利器。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有毒的野生菌。

一、蘑菇的形态特征

常见形态:伞状、杯状、球形、珊瑚状、耳状、棒状、马鞍状、盘状等等。

1623808585(1).jpg

在伞菌中,凡是菌柄上既有菌环又有菌托的蘑菇就是属于鹅膏菌,鹅膏菌中的大部分是有毒的,因此这一类蘑菇千万不能采食。

质地种类:肉质、木质、胶质等。

生长类型腐生长在落叶、枯枝、倒木、粪便、草地上的蘑菇,依靠分解植物残体而生长;共生跟高等植物的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菌根关系。

二、野生毒菌中毒的类型与特点

(一)胃肠炎型:轻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会出现休克、昏迷、急性肾衰竭。

主要有红菇属、乳菇属、口蘑属、枝瑚菌属、牛肝菌属、粉褶菌属、蘑菇属等。

(二)肝肾损害型:此型中毒最为严重,毒素为剧毒,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肽类和毒伞肽类。此型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多存在于鹅膏菌属、褐鳞小伞蕈及秋生盔孢伞蕈等。

1623808613(1).jpg

(三)神经精神型: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患者可能会狂笑,手舞足蹈,产生幻觉,严重者出现谵妄、抽搐、昏迷等症状,还可伴有胃肠炎症状。

主要由毒蝇伞、豹斑毒伞、光盖伞等引起。

(四)溶血型:误食会出现胃肠炎症状,后出现黄疸,血尿、急性贫血、肝脾肿大等,可引起急性肾脏损害。

多为鹿花蕈、褐鹿花蕈、赭鹿花蕈等。

(五)日光性皮炎型:误食这类毒蘑菇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

三、毒菌的鉴别

由于毒菌毒素复杂,一些关于毒蕈毒素的分析研究尚在进行中,目前还不能通过实验室检验对毒菌毒素进行确认,毒菌鉴别主要是根据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鉴定,而且需要相应专业的人员来进行。

1623808781(1).jpg

本地常见有毒野生菌有:

1.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有剧毒,火炭菌类野生菌品种多,各亚种间有毒无毒极难用肉眼分辨,火炭菌类在玉溪市内外导致过多起中毒死亡事件,切勿捡拾、出售,更不要食用火炭类野生菌。

1624953657(1).jpg

       2.鹅膏菌类野生菌有剧毒,此类野生菌外观多呈现头上带帽、腰间系裙、脚踩鞋套的特征,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 0.1 毫克,一个蘑菇所含毒素即足以使一个成年人死亡。 

       1624953667(1).jpg

    除了以上两类毒菌,还有其他很多种属剧毒、有毒的野生毒菌类,不认识的野生菌,一定不要食用!不要捡拾!不要加工!不要销售!

四、食用野生菌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一)食用三原则

1.没有吃过的尽量不要吃;

2.不认识的尽量不要吃;

3.没有把握的尽量不要吃。

(二)食用注意事项

1.不要购买和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菌类;

2.野生菌应炒熟炒透后再吃,最好每次只食用一种野生菌,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3.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三)发生野生毒菌中毒怎么办?

1623808741(1).jpg

1.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并告诉接诊医生自己进食野生菌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

2.在等待救治时,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帮助中毒者催吐、导泻:如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盐水,然后用筷子、手指、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咽部,帮助呕吐。腹泻较轻微的可少量服用泻剂。催吐后,最好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

3.保留中毒发生前食用的野生菌样品及呕吐排泄物,以备专业机构检验后医疗救治参考;

4.如果所就诊医院不具备救治野生菌的医疗条件,医院要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尽快将病人转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