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政办通〔2024〕12号 峨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切实抓好2024年烤烟生产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4-25 00:00 来源:峨山县人民政府网 打印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有关单位:

为确保2024年烤烟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加快推动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抓好2024年烤烟生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烟叶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以稳规模、优布局、提质量、转方式、创品牌、促增收为重点,做实做优第一车间,持续推动峨山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

全县计划种植烤烟面积7.088万亩,收购烟叶20万担,其中国内计划19.089万担、出口备货0.911万担,力争实现烟农烟收入3.5亿元以上、烟叶税7700万元以上;种植雪茄烟120,收购量13200公斤

三、工作措施

(一)以规模化为支撑,重塑生产组织模式

1推动产能聚集。着力打造县级3个千亩以上、乡级2200亩以上、村级350亩以上连片示范样板。全面落实田烟连片不低于100亩、地烟不低于50亩种植要求,围绕实施土地流转种烟面积1.8万亩任务目标,做好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打造标准化、规模化烟叶基地,提高烟叶产能集中度。

2培育壮大新型主体。大力发展10—30亩职业烟农,重点培育80后、90后及00后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种植主体。加强合作社和村办农业服务公司建设,组建一支长期稳定聘用的产业工人队伍,在烤烟育苗、耕整地、移栽、中耕、植保、采烤、分级等全环节为烟农提供专业化、托管式服务,提升服务烟农水平和效益。

3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以高校院所、红塔集团、烟草公司、农村工作队伍等为重点,组建县级烟草科技特派员、驻点服务队伍,完善技术服务、网格化管理及考核评价工作机制,为做实做优第一车间赋能添智。

4固化收购模式。持续改进、优化提升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加强专业化分级点建设、人员配置及考核管理,固化业务流程,建立质量管控追溯机制,加强诚信评价及结果应用,培育诚信意识,推动烟叶收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在5000亩红大精品烟叶示范区探索实施工商直调新模式,推动收调模式变革。

5做好烟叶防灾工作。深入一线实时动态了解水源保障情况,认真谋划制定一村一案,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减少风雹等灾害,加大抗灾、救灾投入资金扶持,通过实施科学防灾最大限度烟农经济损失。按照《峨山县2024年度整体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需求及作业方案的请示》(峨政办请〔202319号)及《玉溪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峨山县2024年度整体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需求及作业方案的批复》(玉气防办〔20242号)文件,多方筹措资金开展科学减灾工作,原则上县级财政安排不低于上一年度烟叶税的3.2%的资金,其他受益主体按市场化原则投入一定比例的专业气象服务保障资金,共同提升防灾减灾效益。

(二)以标准化为抓手,提升原料供给质量

6全力保障品种纯度。持续推进云产卷烟高端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优化品种布局,坚持K326+其它发展定位,加大K326品种保持价外补贴5%政策的宣传力度,打造K326、红大精品烟叶示范工程,保障特色特需品种稳定高效供给。加大优良特色品种试验示范力度,拓展品种更新迭代空间,有效推进品种轮作。严把供种、育苗、移栽、验收、收购等重要关口,对烟草劣杂品种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不签、调减直至取消种植合同和各类补贴,引导烟农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切实维护好峨山优质烟叶品牌形象。

7强化节令意识。原则上围绕510日前栽完、910日前采完、1010日前收完的最佳节令节点,统筹好烟叶生产进度,有力有序推动年度烟叶生产各项工作落地。

8提升五大质量水平。全面落实双十156三化烟叶高质量发展举措,做细做实网格化管理,集中力量主攻育苗质量、移栽质量、烟株生长质量、烘烤质量和收购质量五大质量水平提升,推动烟叶生产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

9加快雪茄烟产业化发展步伐。持续完善雪茄烟叶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体系、烟叶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体系,继续抓好大龙潭乡120亩雪茄烟叶开发示范推广工作,促进峨山优质雪茄烟叶规模化开发再上新水平。

(三)以多元化为引擎,变革烟叶生产方式

10推动粮烟协同基地建设。加快构建烟区轮作制度,健全粮烟协同发展机制,因地制宜建设粮烟协同示范区,保障粮食安全和烟叶基础稳固。全力打造富良棚乡粮烟协同复合双优产业带,深度挖掘+++等优势互补产业链延伸发展空间,提升基本烟田综合产能和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市级补助烤烟产业基地经费15万元/个。

11高质量打造烟区产业综合体。围绕烟区综合体3554发展体系,全力打造小街由义和河外凤窝两个烟区综合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现代化平台创造精品文化品牌,创新文旅新型业态,做好土特产文章,带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开辟烟农增收门路,以烟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市级安排协作经费200万元(根据市级验收结果分配)。

12提高信息化运用水平。依托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和面积核实、质量追溯、智慧烘烤等平台,开展烟叶生产全要素、业务全过程的信息数据采集及应用,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烟叶生产精准化、网格化管理,全流程烟叶质量追溯,用数字为业务赋能提效。

13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整体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升,将富良棚乡打造成从育苗播种到智能烘烤的全程机械化市级示范乡,将塔甸瓦哨宗打造成重点环节机械化程度明显提升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推动烟叶生产减工降本增效。

14提升烘烤质效。继续加大烘烤技术员队伍建设培养力度,强化成熟采收尤其是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技术推广效果,规范采、编、装操作流程,优化烘烤工艺,深度挖掘组织模式创新潜力,推动峨山烟叶烘烤质量稳步提升。

(四)以绿色化为导向,夯实烟叶生产基础

15实施土壤保育。高端特色烟叶开发项目和红大品种种植示范区100%施用商品有机肥,其它区域大力推广农家肥(含客塘土)腐熟堆捂、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所有种烟区域积极实施深耕翻犁、水肥一体滴灌等培肥改土措施,严格落实山地烟区三年一轮深耕深翻行动,推动植烟土壤质量稳步提升。

16实施绿色防控。大力推广以四虫一剂一菌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和以黄板、蓝板、性诱捕器、太阳能杀虫灯等为辅助的物理防治技术。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无人机飞防技术,充分发挥其覆盖面积广、防治效果好、作业效率高等优势,推动植保绿色化、防治高效化。

17实施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开展烟田废弃地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探索降解地膜应用,推广 STP项目建设,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健全完善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

18持续加强电能烤房建设。高质量推动476以补代建电能烤房建设及补贴政策落实,紧盯烤房投烤率整体提升。努力建成1群集约化、专业化、多元绿色化相统一的烤分收一体示范样板群,实现商品化烘烤比例较上年再提升5%以上。新建电能烤房476座,市级补助标准1/座,2024具体补助座数以市级最终分配额为准,剩余座数纳入政策逐年补助。

19提升烟田综合生产能力。全力统筹推进塔甸镇大西以他得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项目,加大新能源烤房、农机装备、水利设施管网配套项目建设力度,抓好工程进度和建设资金兑付。以设施装备综合配套为目标,认真做好2024年项目工程规划、申报等工作。

四、政策保障

(一)烤烟收购政策

2024年烤烟收购价格维持2023水平,高端特色烟叶开发项目区K326品种保持价外补贴5%项目区K326种植补贴50/亩,红花大金元补贴500/亩〔其中:预选区补贴300/亩、烟草商业补贴200/亩〕。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扶持政策

按烟叶实际收购量,奖励村8/担、组4/担用于奖励村组干部(不含派驻国家公职人员)。县财政原则上安排上年烟叶税不少于10%的预算用于扶持烤烟发展。

(三)烟草工业扶持政策

1云产卷烟高端特色烟叶开发区域种植补贴。全县实施2个项目区2万亩(小街街道、甸中镇1个,1万亩,其中小街街道3333亩、甸中镇6667亩;塔甸镇、富良棚乡1个,1万亩,其中塔甸镇6000亩、富良棚乡4000亩),全部种植K326品种,云产卷烟高端特色烟叶开发项目区种植补贴 1000/亩,2个项目区实际按照年度考核结果对烟农进行差额补贴5000亩红大品种种植示范区新增为预选区,按照300/亩标准补贴。以上项目区补贴金额中均含保险保费100/亩,其余以现金和生产物资方式补贴烟农。每个高端特色烟叶开发项目安排工作协作经费30万元

2其它区域K326种植补贴。2024年其它区域种植K326面积合计3.46万亩,在合同种植面积内按实际验收面积直补烟农50/亩。在移栽结束后开展数字化面积核实验收,县烟草分公司进行核实并将验收结果上报市级兑现补贴资金。

(四)烟草商业扶持政策

2024年度产前投入分为大面产前投入和单列产前投入。烤烟大面产前投入总体标准为150/担,主要用于烟用化肥、专业化服务、重点技术推广等项目补贴。单列产前投入用于K326品种价补贴、以补代建电能烤房商品化烘烤服务、推广、省级156示范工程建设。其中:K326品种按照不超过合同收购金额的5%进行补贴;以补代建电能烤房商品化烘烤服务投入补贴标准不超过3.3/公斤干烟叶推广投入标准夜蛾黑卵蜂补贴不超过11.35/亩,叉角厉蝽补贴不超过23.75/亩,捕食螨补贴不超过3.75/亩,烟草内源抗病毒制剂补贴不超过38/亩,金龟子绿僵菌技术推广补贴20/亩;156示范工程投入补贴标准不超过50/

五、工作要求

(一)聚焦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坚持粮烟协同发展。严格耕地用途管控,以156示范工程规划区为重点,健全粮烟协同发展机制,因地制宜推广烟粮、烟油、烟菜、烟杂粮等常态化轮作模式,持续实施粮烟协同发展农业科技项目,集成烟后粮油作物种植关键技术,确保年度烤烟种植轮作比例达到50%以上,优质烟田综合利用比例(含隔年轮作)达到80%以上,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和烟叶提质增效。二是推动烟叶基地提质增效。围绕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做好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简化流转手续、降低流转成本,支持村委会、村办公司、合作社集中流转和烟农自主流转,加快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基地,推动烟田小连片、大集中、成规模。加强种烟技术人才的技术指导,提升烤烟种植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三是示范打造烟区综合体。围绕规划先行、以烟为主、产业融合、效益优先、多方共赢五个关键,聚集土地、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先进生产要素,突出各地特色和亮点,构建+N多元产业体系发展,大力推进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要载体的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深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逐步形成多元互补的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二)坚决杜绝劣杂品种。一是强化源头管控。100%使用烟草部门提供种子,集中播种育苗,推行统一配送供苗,建立详实的种子供应、发放和使用台账,全过程监督播种和规范做好剩余种子回收,严防播种过程中调换品种情形,严防种子外流增加品种纯度整治风险。二是彻底开展清查。3月下旬集中开展巡回式拉网排查清理零星私自育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种子经营市场和烟农自繁、自留、自购种子行为,彻底整治私自育苗供苗。切实监督育苗点实际育苗量、合同供苗量和留存补苗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决杜绝劣杂品种进入大田。三是严格合同执行。建立诚信种烟档案,合同分配、扶持政策、收购政策优先向诚信烟农倾斜,连年种植劣杂品种的纳入诚信黑名单管理。四是严肃收购管理。烟叶收购时,禁止劣杂品种烟叶进行预约分级、进站交售,如因工作不力,导致劣杂品种烟叶入库,将对烟叶生产网格和烟叶收购预约分级、定级、仓管等环节人员实行严肃责任追溯,落实相应的考核惩戒措施。

(三)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根据上级政策和计划践行三法三化,压实各级书记责任,坚持主要领导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直接责任,细化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措施、扛牢压实责任,将烤烟生产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重农抓粮等大格局中,系统谋划、高位推动,狠抓落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责任明确到位、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形成工作合力。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职能,切实做好协调配合,积极关心支持烟叶产业发展。农业农村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科技局和烟草公司要强化农业科技队伍、烟草企业员工、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提升服务烤烟生产的本领和技能。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电力、金融、保险等部门,要从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强烟叶产业发展动能。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和烟草专卖局(公司)要加强烟叶流通市场的监督管理,净化烟叶流通秩序。

(四)严格监督考核激励。强化烟叶生产工作的监督考核,县级有关部门要分阶段、分环节组织开展检查考核,严格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考核结果与各乡镇街道)烟叶种植收购计划、扶持项目和资金挂钩。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督查考核机制,把烟叶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重点,重点考核双十156高标准烟田建设产业综合体建设、电能烤房建设、全程机械化项目、收购任务等落实情况,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抓烟工作成效纳入干部评价的重要指标,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确保烟叶高质量发展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2024423

(此件公开发布)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