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甸中镇:栖木墀搭起民族团结进步“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4-11-20 10:24 来源:峨山县人民政府网 打印

栖木墀组隶属于甸中镇小甸中村委会,位于易峨高公路旁,是清朝时期滇东北至滇西南茶马古道上的一个村落。“栖木墀”是由彝语“初猫次”汉彝语音互相转化而得名,栖木墀村聚居着彝族、哈尼族、汉族等多个民族,整个小组共有132户404人,这里民风淳朴,各民族相处和谐。

党建引领谱新篇,打造甸中民族团结样板

2021年小组换届后栖木墀组实现村组长、党支部书记“一肩挑”并按照求设置支部委员会委员3名,不仅做到权责清晰,也充分发挥出党建引领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过程中的推动落实作用,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栖木墀村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契机,全力打造文化底蕴优厚,民风民俗淳朴,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甸中样板。先后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玉溪市文明村镇。这是对栖木墀村传承历史文脉、赓续农耕文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褒扬与激励。

党员带头换新颜,全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

栖木墀以“支部+网格”模式布网划格。党支部31名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网格长、网格员包保周边农户,发挥支部党员和网格员在践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带头引领群众从自我做起、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共同促进民族团结。一是带头严格遵守各项相关规定,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搞好民族团结,坚决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二是在群众中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利用栖木墀老年大学每月20日开班之际,向各族学员大力宣讲党的民族政策,使党的民族团结政策进一步深入民心。三是深入开展民族文艺活动,栖木墀组文艺队在表演中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利用妇女节、建党节、国庆节、老年节等节庆活动深入群众中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讲,用花灯戏、彝族小品、花鼓舞、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呈现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让新时代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成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又一大主力。

各族团结搭心桥,共建团结和谐美丽乡村

民族团结的生命力在于实践,需要调动各族群众积极参与。一是发挥少数民族关键作用。在村组干部选举和网格员组建过程中,充分调动各族村民的积极性,鼓励有选举权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选举,同时也激励少数民族积极为村小组建设献智出力。二是凝聚少数民族群众正能量。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依托小甸中党群服务中心,栖木墀组建了少数民族志愿者队伍,利用汉语和各族少数语言结合,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文明劝导、社会服务等公益活动,切实为各族群众提供帮助。三是树立各族群众共建共享意识。在村小组长期发展建设中,村民自发尊重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相互包容理解,为构建和谐美丽乡村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各族村民在共建家园、协商共事中建立了深厚情谊。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