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盛夏至
大龙潭乡鱼塘村的千亩果园里
绿意葱茏
枝头缀满玛瑙般圆润的冬枣
在夏日的阳光下
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走进位于大龙潭乡鱼塘村的峨山太格果业冬枣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工人们的身影在枝叶间灵活穿梭,指尖轻转,一颗颗饱满的冬枣便被摘下,很快装满小桶。满载的冬枣被迅速装框,集中运往分果厂。
鱼塘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冬枣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让糖分在果实中充分积淀。太格果业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种植技术,从大棚搭建到水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遵循科学规范,只为给消费者带来口感更脆甜、品质更优良的冬枣。
基地负责人罗兆荣介绍:“为保证冬枣的最佳口感,采摘标准卡得很严,必须等到果皮‘一点红’,背面微微泛黄时才采摘。这时的冬枣,甜度和脆度刚好达到峰值,多一分则软,少一分则淡。”
据了解,基地占地1000余亩,种植北方冬枣10万余棵,每年4-5月枣树开始挂果,进入7月冬枣大面积成熟,日采摘量最高可达6吨,日均用工达100余人。这份“甜蜜”事业,为附近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
“在这里干活挺好的!”正在采摘冬枣的烂泥塘下村村民潘树英擦了擦汗,笑着说,“我们自己开车来,公司还给报销油钱,每天工作8小时就有120块,收入稳定还能顾家。”
近年来,大龙潭乡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主动融入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通过内培外引精准招商,引进太格果业等企业,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下一步,大龙潭乡将持续深入推进经济发展质效提升三年行动,在育强高原特色农业、项目落地转化、产业提档升级上下功夫,通过强化产业支撑、拓宽市场渠道、打造区域品牌、探索农旅融合等举措,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带动村民增收,用实干全面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