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潭乡:迎“汛”而上 ,筑牢防汛“安全堤”
发布时间:2025-07-31 00:00 来源:大龙潭乡 打印

731日,大龙潭乡遭遇强降雨突袭,部分区域出现路面塌陷、主干道受阻、农田受淹等情况。面对严峻汛情,大龙潭乡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市、县部署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全面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和峨山县暴雨叫应机制,乡村组三级干部闻“汛”而动,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迅速响应,强化责任落实

微信图片_2025-07-31_173511_611.jpg

降雨预警发布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依托乡、村、组“三级包保”责任体系,及时精准向各村组传达预警信息,做好汛情、险情、灾情信息报送工作,确保重大险情、灾情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乡党政班子成员带领工作队深入各村组,现场指挥调度防汛工作。明确乡村组三级干部职责,层层压实责任,形成高效协同的防汛指挥体系。同时,防汛救灾先锋队24小时待命,确保防汛指令下达后快速响应,将责任链条延伸至最前沿。

微信图片_2025-07-31_173401_708.jpg微信图片_2025-07-31_173113_165.jpg 

全面排查,聚焦重点防控

微信图片_2025-07-31_172912_114.jpg

组织乡村组三级干部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全乡范围内的水库、坝塘、在建施工单位、电站、道路、地质灾害隐患点、受灾村组等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及时启动地质灾害点应急响应机制,充分发挥好自动化监测设备和地质灾害监测员的作用,加密巡查频次,全面清除防汛安全“死角”“盲点”,织密防洪度汛“防护网”。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开展“敲门行动”,逐户排除安全隐患,全力保障安全度汛。

微信图片_2025-07-31_173043_102.jpg97778420ec4ac1f6c941f7c05ad0118d.jpgf12054b94c1257eec2030f10f511e55c.jpg19f0aa89a3f628de7d0303eae4d634bd.jpgd934a91124da3175e28902eef151581f.jpg

科学处置,全力抢险救灾

微信图片_2025-07-31_173354_709.jpg微信图片_2025-07-31_173325_532.jpg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干群合力。针对道路塌方、沟渠堵塞、树木倒伏等险情,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并组织党员干部、应急救援队伍和大型机械设备投入抢险作业,保障道路畅通和排水正常。

微信图片_2025-07-31_172821_675.jpg微信图片_2025-07-31_172842_736.jpg微信图片_2025-07-31_172956_965.jpg微信图片_2025-07-31_173320_931.jpg微信图片_2025-07-31_173337_600.jpg微信图片_2025-07-31_173305_166.jpg微信图片_2025-07-31_173345_470.jpg

同时,持续摸排农作物受灾情况,与农业部门联动开展农作物受灾情况核查,协调保险公司进行现场查勘定损。积极组织力量对受淹农田进行排水,指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降低农业损失

微信图片_2025-07-31_173106_426.jpg

截至目前,全乡暂未发生人员伤亡、无建筑设施受损,水利设施暂未发现险情,道路清障和农田排水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下一步,大龙潭乡将持续树牢底线思维,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强化监测预警、隐患排查、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推动防汛减灾体系向“常态长效、快速高效”升级,以万全准备应对风险挑战,全力保障全乡安全度汛,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