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书声琅琅启新程;法润青春,法治护航助成长。近日,塔甸镇综治中心联合塔甸中心小学,由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学校法治副校长、青年教师等组成“青年普法志愿者”,走进校园开展“开学第一课”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以“法治护航青春·共筑平安校园”为主题,通过主题班会、法律手抄比赛、故事演讲、海报设计等形式,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法治教育课,将法治的种子悄然播撒进青少年心田,为新学期送上了一份“法治温暖礼包”。
一、法治主题班会:以宪为纲 筑牢根基
课堂上,普法志愿者以“以法为盾,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未来”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公民权利义务的核心要义,通过“各民族同学互帮互助”的校园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理念,从而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效果。此外,普法志愿者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校园生活的实际案例展开讲解。针对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普法志愿者通过播放法治教育影片、还原真实案例等方式,详解肢体欺凌、网络暴力等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引导学生们思考行为边界、责任归属与法律后果,强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权利”,提醒大家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规范自身行为,“不自欺、不欺人、不被欺”,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也尊重他人权利。志愿者还认真传授“冷静应对、及时报告、保留证据”的自我保护三步法。互动环节中,学生们争相提问:“被起外号算违法吗?看到欺凌怎么办?”志愿者以案释法、循循善诱,让法治观念在思辨中扎根。
二、法治手抄报比赛:童心绘法 创意飞扬
“法律在我心中”主题手抄报创作活动中,各个班级的学生化身“法治小画家”,学生们通过收集法律资料、设计版面布局、绘制法治插图等形式,将自身对法律的理解与认知通过手抄报生动展现。从宪法条款到未成年人保护规定,从日常守法小贴士到法治名言警句,一张张手抄报不仅是知识的汇总,更承载着孩子们对法治精神的独特感悟。创作过程中,学生们既系统梳理了法律知识,又在排版设计、色彩搭配中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真正实现了“学法于笔端,明法于心间”的教育目标。最终20余幅优秀作品在校园法治文化墙展出,成为同学们热议的“法治打卡点”。
三、法治故事演讲:以史为鉴 明法于心
活动组织学生围绕法治主题,广泛搜集古今中外法治典故、法律名人故事及身边法治案例,经整理改编后开展演讲比赛。比赛中,选手们穿越古今讲述法治故事:从商鞅“徙木立信”的传统智慧,到“校园欺凌入刑”的现实警示;从“马善祥调解纠纷”的为民情怀,到身边“犬只伤人调解”的生动案例。学生们通过梳理案例细节、提炼法律内核、设计演讲脉络,将静态的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口语表达。选手们既锻炼了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更在素材收集与演讲准备中,深刻体会到法律的公平正义与实践力量。参赛学生感慨:“原来法律离我们这么近!”活动不仅锤炼了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更让公平正义的理念内化于心。
此次普法活动以“沉浸式”教育激活青少年法治基因,通过沉浸式课堂、创意实践、互动思辨,让法律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认知迈向认同。活动中,学生们从最初的懵懂倾听逐渐转变为热烈讨论,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分享。塔甸镇将持续深化“法治进校园”长效机制,通过常态化法治讲座、情景模拟法庭、法治实践基地等创新载体,让法治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长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