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双江街道大白邑工厂化育苗示范基地,现代化温室大棚整齐排列,一盘盘嫩绿的辣椒苗、苦瓜苗整齐排列,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拣苗、移栽作业。
2024年,双江街道创新推行“资金整合、抱团发展”模式,组织大白邑、土官、沐勋、石泉4个社区分别向上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各70万元,整合形成280万元资金池。“这样既放大了资金效益,又破解了单个社区发展规模化产业资金不足的难题,”街道城镇建设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徐建介绍。通过共建工厂化育苗示范基地,成功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该项目建成9408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大棚,配备智能遮阳、精准保温、湿帘风机调温、自动化微喷等先进设施系统,实现育苗环境的全流程智能化调控。项目投入运营后,通过公开招标,引入晟阳峨山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承租经营,每年可获得27万元租金收入。
项目还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将经营利润的60%用于增设公益性岗位,为困难群众提供稳定就业机会;40%则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持续增强基地发展后劲。基地采用“订单育苗”模式精准对接种植户需求,基地负责人表示:“以往自育苗每盘成本25元,现在仅需17-20元,每盘节省5-8元。”这种模式不仅让种植户从繁琐的育苗环节解脱出来,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现在交给基地育苗,既省心又省钱!”来自通海的一位种植大户感慨道,农户们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后续种植管理,整体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在带动就业方面,基地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目前已吸纳5名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负责技术指导、设备维护和种苗质量把控等关键工作。同时,还为周边农户提供季节性用工岗位超1000人次,工人日均收入约100元,让许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这里工作既能照顾家庭,收入也稳定,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一位正在忙碌的村民笑着说道,言语间满是幸福。
依托“订单农业”,基地在种苗培育上成果显著。预计年培育除虫菊苗420万株、蔬菜苗1700万株,可满足1100亩除虫菊和2500亩蔬菜的种植需求,有力推动峨山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这些优质种苗如同希望的种子,将在峨山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丰收的果实。为确保种苗品质,基地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抽取的地下水经净水设备多重过滤,并依据不同作物需求精准调配水肥,通过管道实现精准灌溉。技术员每天定时巡查,严格把控每株苗的成活率;工人则仔细甄别,手工剔除叶片发黄、茎干细弱等瑕疵苗,确保交付的每一株种苗都健康优质。
接下来,基地计划与周边科研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引入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提升育苗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致力于成为双江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党建办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