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一起聆听双江退役老兵李加顺讲那段峥嵘岁月......
发布时间:2024-12-17 11:23 来源:峨山县人民政府网 打印

戎装虽解,军魂犹在;岁月流逝,本色不改。在双江街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如今解甲归田,依旧初心如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让我们一同走进李加顺的故事,感受那份炽热的家国情怀。

梦想之光 启迪童年

李加顺,1936年出生于双江街道石泉社区上金鸭组。童年的他,性格活泼,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在村头那所简陋却温馨的学堂里,他不仅学会了认字算数,更在老师的引领下,接触到了许多激励人心的故事与歌曲。其中,《红军之歌》以其激昂的旋律和充满力量的歌词,尤为触动他的心弦——“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歌如同一阵清风,唱到了他的心坎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加顺心中的那颗种子逐渐生根发芽,成长为一个坚定的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他常常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画面:自己身着笔挺的军装,头戴钢盔,脚踏坚实的土地,无论是在烈日炎炎的边疆,还是在风雨交加的战场,都坚定不移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民的安全。每当夜深人静,仰望满天繁星,他都会在心中默默许下誓言,要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让生命在保卫家园的壮丽事业中绽放不朽的光芒。

无畏参军 守家戍边

15岁那年,大队上招兵,尽管父母十分不舍与牵挂,但李加顺毅然选择了参军之路。1952年,他跟随队伍在大白邑社区参与训练。不久后,部队发放装备、物资和背包,他们便徒步出发启程。穿越郁郁葱葱的森林,跨过湍急的河流,途经元江等多地,经过数个日夜的艰苦跋涉,他们徒步抵达了景洪。一到目的地,他们就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战争的残酷远超他们的想象,条件异常艰苦,环境也相当凶险,硝烟弥漫,危险重重。这里没有热腾腾的熟食,也没有甘甜可口的新鲜水源,有的只是弥漫在焦土上空久久不散的硝烟,辛辣刺鼻。干粮袋里的几块干硬饼子,时常夹杂着泥沙与血汗的味道,队友受伤的消息也不时传来。然而面对这样的情形,他从未选择退缩,始终坚守在战斗的最前沿。

就这样,战斗持续了半年,敌人最终被击退至边境。

热爱劳动 勤勤恳恳

打完仗后,部队附近爆发了传染病,许多村民不幸感染死亡。李加顺所在的部队冲在最前面,展开了为期几个月的卫生大扫除,全力保护群众的健康。后来,部队被派往伐木场、石灰厂劳动。李加顺总是冲在最前面,热爱劳动、听从指挥,成为当时队里的“小劳模”。队友提起他的名字,总是说道:“我们大家都很欣赏与佩服他,他干什么都会一股子劲儿地往好里做,不论是挥汗如雨地砍树,还是满身是灰地拌石灰,他从不喊苦喊累,总是笑眯眯的,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和热情,真是个难得的好小伙子!”

知遇之恩 光荣入党

在部队生活中,指导员无疑是他最难忘的人之一。指导员对他有着知遇之恩,总是称赞他能干与勤奋,并寄予厚望,希望将他栽培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战士,吸纳他入党。1955年,正当他准备入党之际,指导员却给他出了一道特别的考验——指派他夜间负责饲养牲畜。由于部队驻地周围没有合适的照明设施,摸黑劳动成了他饲养牲畜工作的常态,他总是耐心地将每项工作做到位、做细致,默默坚守岗位上。在一年的考验下,他成功入党。如今,他佩戴着“光荣在党50年”纪念勋章,那是他一生荣耀的见证。退役之时,李加顺和指导员相拥落泪,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我们都很舍不得彼此,他是我的老师......”讲到这里,李加顺也红了眼眶。

余晖烁金 一脉传承

退役后,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峨山县,被安排到机械厂工作。他的雷厉风行、办事果断的作风一直延续着,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与钦佩。后来,凭借其经验丰富、技能娴熟的生产技能,他开始担任生产队长,一干就是40年。40年间,他勤勤恳恳,带领社员们积极种植、实施合理灌溉、发展科学养殖,让村民们吃饱饭是他最大的幸福。在他的影响下,家中的年轻一代纷纷踏上了从军之路。儿子从小听着父亲讲述红色故事长大,成年后便加入了军人的行列,大姑爷、孙子们也纷纷投身军旅。就这样,家族中一共涌现出了五位军人。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家门口那块熠熠生辉的“光荣之家”牌子上时,李加顺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无比的欣慰与满足。这份红色血脉的传承,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流淌在家族的血脉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奉献,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戎装在身,他们保家卫国、冲锋在前、不怕牺牲;脱下戎装,他们投身地方发展建设,在各行各业作表率、当先锋、讲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军人风采。最好的学习是传承,最深的敬意是奋斗,退役老兵们的精神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卷中,鼓舞着我们笃定前行。党建办 宣传)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