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连日来,小街街道雨来救村以党建引领凝聚工作合力,通过“党组织号召、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持续推动人居环境再提升、焕新颜。
党建引领聚合力,常态治理固根基。为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地见效,雨来救村党总支多次牵头研究谋划立足村情实际,如何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县级责任单位包村指导,街道工作组和村整治小组包片推进,村组书记和党员干部包户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高效运转,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构建起“党组织号召、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整治格局,推行“集中整治+常态化管理”模式,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自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党员带头清理卫生死角,群众主动加入环境整治队伍,对村庄道路沿线、花坛绿地、房屋前后等区域开展“地毯式整治”。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大型集中整治4次,每周常态化整治28次,清理陈腐垃圾、农用漂盘达等2吨,疏通公路排水沟渠5公里,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精准施策破难题,修路惠民暖民心。近日,在雨来救村戈车勒4组,10余名村民正齐心协力地投入到村口和烟区道路的平整工作中。由于长期缺乏维护,这两条道路较为泥泞,给村民的日常通行带来了不便。修路,是雨来救村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棋”。面对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村“两委”积极行动起来,召开居民大会共同商议,凝聚起“自己的路自己修,自己的村庄自己建”的共识。通过村委会、小组、户三级联动,党员干部带头捐款捐物、投工投劳,村民们积极响应,主动清理道路两旁杂物,自发加入施工队伍。
在施工过程中,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村民小组长与县级联系单位、街道农业农村工作组组成联合工作组,全程跟进工程质量,及时解决施工难题,全力推进入户路和村社路、水渠及边沟等硬化及清理工程,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更打通了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
持续发力提质效,绘就乡村新画卷。环境整治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雨来救村将以更高标准,不折不扣落实好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持续在“细”上下功夫、在“美”上做文章、在“靓”上出效果。不断深化“集中整治+常态化管理”模式,在对村内“脏、乱、差”重点点位进行集中整治外,积极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及志愿者开展入户宣传,提升村民爱护环境,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卫生的意识。用村庄面貌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民的幸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