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天气形势,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小街街道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救灾”的方针,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防汛工作,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未雨绸缪,构建严密组织体系。成立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部署会议,细化工作任务,将责任压实到村、到点、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防汛工作格局。明确水库大坝安全和防汛“三个责任人”,组织开展网络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推动排查工作常态化,以“迅”应“汛”,靠前服务,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有力。
完善预案,提升应急处突效能。结合汛情特点和排查结果,修订完善街道、村(社区)两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专项预案等。将汛期值班表和值班制度公示上墙,确保制度透明、执行规范。积极开展防汛抢险综合演练与群众转移避险演练,增强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演练覆盖全街道14个村(社区)81个村(居)民小组。同时,各村(社区)有序组织清理排水沟、加固沟渠等,提高排洪能力。
加大宣传,增强全民避险意识。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发力,持续加强防汛避险宣传。利用村广播、宣传栏、电子屏、微信群、公众号等载体,及时滚动发布雨情、水情预警信息和防汛工作动态。同时,组织干部采取入户走访、电话告知等方式,面向群众宣传讲解防汛知识、预警信号识别、避险路线等。特别加强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宣传提醒,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有效增强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筑牢根基,夯实应急保障基础。在组织保障上,进一步优化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架构,严格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领导力量。在队伍建设上,落实48名水库坝塘安全监管人员,组建30人的基干民兵防汛抢险队伍,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在物资储备上,做好救援物资储备和救灾物资前置工作,储备防洪袋、油锯、救生圈、排水带等防汛物资,为防汛抢险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下一步,小街街道将持续紧盯防汛关键环节,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以赴确保平稳度汛,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