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街道:念好“五字诀” 引领法治新“枫”尚
发布时间:2024-12-16 16:18 来源:小街街道办事处 打印

小街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致力打造平安法治小街。

着力“建”字诀,夯实基础强基层。构建法治建设组织工作体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重点研究,分管领导及时安排部署,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把舵领航矛盾纠纷化解,注入社会稳定强心剂。注重法治基础建设,规范化建设14个村级综治中心,打造1个调解工作室;强化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培养法律明白人84人、选配综合专员14人、合理划分81个网格,选优配强81名网格长、177名网格员。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申请调解、远程探视等需求,实现事项咨询、指引、帮助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

瞄准“源”字诀,矛盾化解在萌芽。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抓早、抓小、抓苗头”,紧盯“不放心的人和不放心的事”,立足新时代新使命,进一步强化重点群体源头排查及服务管理工作。平安法治办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各村(社区)等单位对重点群体开展拉网式排查,聚焦12类重点群体人员摸排,对排查情况登记造册,按“一人一册一档案”管理,做到各类特殊群体及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并将摸排情况及时反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诱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jpg

聚焦“重”字诀,分类施策重实效。牢固树立“命案可防、命案必防”的工作理念,紧盯排查、化解、防范三个环节,重点突出“五类”特殊群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特别是婚恋家庭、抚养赡养、财产继承、经济纠纷、邻里纠纷等易引发“民转刑”“刑转命”的重点领域,划分高、中、低风险等级,分类开展工作,做到一人一措施,一人一包保。依托“综治中心+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村级综治中心定期组织人民调解员、治保专员、网格员队伍对重点领域、重点特殊人群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同时,用好派单权、吹哨权、督办权“三项权力”,推动矛盾问题及时妥善解决。深入开展预防和整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对辖区内重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按照“四包一”工作体系开展包保,明确包保责任人,定期入户走访,开展普法教育,做到帮教帮扶。

2.jpg

注重“宣”字诀,法治思想润民心。聚焦两大重点区域、五类重点对象,组织开展精准、务实、高效“法律七进”的法治宣传工作。用好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通识课程,落实法治副校长定期进校上法治课制度,利用赶集日开展集中普法宣传,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提高人民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识邪防邪、依法维权等意识。以“3·8”妇女维权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为契机,以“线上+线下”的普法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让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强化“研”字诀,出实招见真招。发挥村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机制,村(社区)综治中心召集综治专员、人民调解员、治保员每周进行1次分析研判,打通治理堵点。落实平安法治建设工作调度例会制度,平安法治办定期召集司法所、派出所相关成员单位,召开调度会,分析研判社会稳定形势,研究制定矛盾纠纷解决方案措施。用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做到上下联动,着力构建县级部门、街道、村(社区)、村(居)小组四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着力打通化解矛盾“最后一公里”。

3.jpg

下一步,小街街道将扛牢扛实社会治理政治责任,推动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