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或减少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有序的农村道路交通出行环境。按照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和省公路局有关指导意见,峨山县交通运输局联合峨山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峨山县公路分局,将部分在G357东泸线更换下的旧波形护栏进行再次利用,作为辖区乡村道路临水、临崖等危险点段的临时警示设施,保障农村地区人民群众道路交通出行安全。
强化部门联动,精细化开展排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道路交通管理理念,联合交通、交管、乡镇等部门对辖区内农村地区道路危险点段联合开展精细化排查,对振兴路、可大路、石虎路、怀珠路、上茂拉路、谢扎路、青香路、大田村路、自然坝路等多条乡、村道路进行了排查,将易发生交通翻坠事故路段和临水、临崖安防设施缺失路段作为排查重点,认真摸清底数,将适宜安装波形护栏的危险点段可大路、石虎路、怀珠路、谢扎路4条36处2940米登记造册,建立隐患清单并上报。
加强工程管理,实施整治点段。与峨山公路分局对接,对移交的旧波形护栏进行初步验收,从外观、尺寸上进行筛选,确定移交数量为712块,并签订移交协议,不足部分23块由县道更换下的旧波形护栏投入使用。二是组织勘察确定整治点段。组织施工单位、涉及乡镇、公安交管大队实地进行踏勘,确定4条36处危险路段。
组织检查认定并投入使用。工程7月7日正式进场开工,7月30日完工后组织交通运输、应急、公安交通管理大队、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峨山大队、峨山公路分局及涉及的有关乡镇(大龙潭乡、甸中镇、岔河乡)到现场进行工程量核实认定并投入使用。
利用旧波形护栏增设临时警示设施,是一条立足实际、经济高效、成效显著的乡村道路安全提升路径。我们将持续完善机制,拓展应用场景,让更多“退役”的钢铁卫士在守护乡村平安的新岗位上焕发光彩,为乡村振兴筑牢道路交通安全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