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三个强化”抓实“双推”工作 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发布时间:2025-09-12 11:09 来源:峨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打印

作为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近年来,峨山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关键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完善工作机制,拓宽实践路径,让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的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坚持把双推工作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成立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峨山县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实施方案》,强化工作措施,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形成了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起县级乡镇村级学校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网络。2017年通过了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实现普通话初步普及、规范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2023年秋季学期起实现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学校所有学科统编教材全覆盖,推动全县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人才建设,夯实工作力量

着力培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人才,提高基层干部、教师、社区管理人员等工作人员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各族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服务。聚焦语言文字工作主阵地,持续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全县党政机关会议、公务活动及交通、旅游、银行、医院等公共服务行业实现普通话普及全覆盖,完成54个村(社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村建设,达标创建19所中小学校。聚焦语言文字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实施普通话能力提升工程,组织教师参加专题培训20期,培训教师1600人次。建成普通话测试站1个,近三年累计测试1358人,各类学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率达98.5%,全县教师持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证书比例达99.8%,充分彰显学校、教师语言文字工作主力军作用。

强化实践创新,丰富活动载体

坚持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结合,有机融入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全县各级和各部门以活动搭台,积极营造良好语言环境,举办红土地之歌理论宣讲大赛、周於礼杯全省少儿书法大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说课比赛、录制语象峨山朗诵节目等;组建彝汉双语百姓宣讲队、“8090”宣讲团、普法讲师团等,深入乡镇、村组、群众当中,开展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等宣讲;建成722套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应急广播终端(大喇叭),分层分类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有线电视收视服务,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看。充分利用火把节、开新街、祖先文化节等民俗节庆活动,开展非遗公开课24期、非遗综合晚会26场,以普通话+民族文化方式促进各民族群众之间交往交流交融。

随着双推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党政机关为引领、学校为基础、新闻媒体为榜样、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的示范带动作用凸显,普通话成为主要交流语言,规范汉字得到广泛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实现全覆盖,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深入推进,各民族群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转自峨山县统一战线撰稿:峨山县政协李益杰、中共峨山县委统战部普鹏君)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