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优秀民族文化已然成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峨山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与引领性的文化项目,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与深度交融,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了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纽带。峨山作为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拥有着极为独特且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为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彝族花鼓舞、彝族服饰、彝族四腔、彝族开新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彰显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展现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传承。通过持续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百”宣讲活动,重点围绕玉溪市非遗保护传承体验示范基地建设,广泛组织“共享一座城 共建一个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短视频大赛、升国旗唱国歌等各类创建主题活动等措施深挖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以“非遗”为媒促“三交”,矩阵式打造“共享一座城 共建一个家”创建特色品牌,同时在社会面宣传教育上持续发力,讲好民族团结“峨山故事”。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凝聚各族团结力量。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在革命烽火、建设征程、改革实践中淬炼形成的精神谱系,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与价值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资源。峨山县立足革命老区优势,整合觅池冲滇中地委办公旧址、双江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等红色地标矩阵,构建起红色教育基地网络。通过革命文物展陈、主题党课开发等创新形式,让各族群众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感悟先辈初心,从百年奋斗的精神图谱中汲取团结奋进的力量。在文化创新维度,创造性实施“红色基因+民族文化”双创工程,开展“彝族山寨唱红歌”特色项目,既激活了民族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又实现了红色精神与民族情感的同频共振。这种双轨并行的文化实践,不仅深化了各族群众对共同奋斗历程的集体记忆,更在文化交融中构筑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进步新图景。
活化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发展。峨山作为多元文化交融的活态基因库,不仅将本土文化与革命遗址有机融合,让各族群众切身感知优秀民族文化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的演进逻辑,更在文化浸润中促进文旅消费增长。通过体验富良棚、小街等地传习馆的非遗刺绣,彝族“火把节”、祭祖等系列特色民俗活动,依托国家3A级旅游景区嶍峨古镇,建成集非遗展示、活态传承于一体的专题展馆,服饰艺术展陈、非遗工坊体验等创新形式,不仅是与时俱进的活态传承,润物无声的价值滋养,更在文旅融合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共峨山县委统战部 普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