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峨山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同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峨山县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系统观念抓统筹、以闭环思维促落实、以示范引领带全域,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示范县创建领导小组,专题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民族工作制度和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制定《峨山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的实施方案》《峨山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八+N”进活动实施方案》等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工作重点、责任单位和保障措施,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成功创建了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9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 ,弹好民族团结“合奏曲”
峨山县始终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深入挖掘本地区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进一步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聚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化“石榴红”工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扎实开展“八+N进”场所宣讲活动,着力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覆盖面;依托中共滇中地委觅池冲办公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五史”教育主题宣讲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各族群众赓续红色血脉,矢志接续奋斗;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全覆盖;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1个、主题广场1个、主题街区3条等一批展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城市地标;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工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了一批以《顺英养猪记》为代表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精品,为各民族树立和增强“五个认同”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养分,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坚持产业提质创新提能 ,培厚民族团结“营养土”
峨山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目标,以推动峨山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为抓手,团结各族群众共谋划、齐发力、担使命、勇争先,扎实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深入实施工业翻番、农业提质增效、服务业提档升级和市场主体倍增“四个计划”,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力打造绿色钢铁产业链,让各族群众共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果,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力实施民族聚居地区乡村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推进实施147个乡村振兴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实现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双推进”;聚力改革创新添活力,出台“四上”企业培育和扶持奖励工作实施办法,建立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责任清单,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推动亲清型政商关系常态化、长效化,描绘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峨山画卷。
坚持从优打造树典型,挖掘民族团结“闪光点”
峨山县坚持做实做细“规定动作”、做优做精“自选动作”,结合县情实际,突出彝乡特色,以“三项计划”的典型示范带动,提升整体创建水平。通过构筑以中老铁路、昆磨高速等高速路为主干的立体高效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度深度;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及“石榴红”工程,开展“技能峨山”行动,以双向就业创业推动互嵌式发展,打造峨山县职业高级中学、富良棚中心小学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大力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打造嶍峨古镇、富良棚彝族特色旅游小镇、塔甸花鼓彝族特色小镇等新型城镇化旅游特色小镇,为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平台,让旅游景区成为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高质量举办开新街、火把节、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开发“非遗+旅游”“研学+旅游”系列沉浸式产品,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上全方位嵌入。
坚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织就民族团结“安全网”
峨山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制定《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和《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城市管理条例》,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深化各领域各层级的法治文化建设,2023年7月在富良棚乡建立全市首个“如家信访窗口”;搭建各族群众参事议事平台,推行“六步”议事工作法,打造“鲁大爹”“谢成明”“马仁逵”等多个“接地气”的品牌调解工作室,建立群众权益维护中心和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中心,确保各族群众涉法、涉讼事务得到公正及时解决;制定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工作,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大化解”活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保障民族事务与基层社会“齐治理”,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峨山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李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