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不出乡!解码大龙潭乡就业生态圈建设密码
发布时间:2025-05-13 00:00 来源:大龙潭乡 打印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近年来,大龙潭乡始终以促农增收为主线,以技能培训为基础,依托零工驿站平台,运用以工代赈政策,通过乡内产业发展,创新党建+就业服务模式,打造出一条家门口就业为主的新路径,有力推动群众稳岗就业。

强化引导 技能培训就业

积极组织引导群众参加就业培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突出基本技能和先进技术,紧扣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需求,以集中授课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

微信图片_20250506145807.jpg

2024年,全乡开展各类培训1274余人次,其中技能培训538人次。

微信图片_20250506145800.jpg

整合资源 搭建平台“扩就业”

“线上”搭建就业服务群,“线下”设立服务点,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搭建“大龙潭乡零工驿站—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平台,整合零工资源,提供岗位对接、政策咨询、招聘信息核实、纠纷调解、合同签订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把乡内劳动力留在本地就近就业,为返乡待就业人员及乡内企业双方提供务工和招聘便利

db9268afb2e0614b578a2a5cc63393c.jpg微信截图_20250519100821.png

依托政策 以工代赈“稳就业”

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整合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和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等资金,采取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方式推进司城村大麻栗树组垃圾房、氧化塘、污水管网、道路修缮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村庄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的同时,吸纳脱贫户和三类监测人员就近务工,提高脱贫户和三类监测人员的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微信图片_20250506155646.jpg

截至目前,已带动24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发放劳务报酬61000余元。

03.jpg

发展产业 创造岗位“促就业”

聚焦特色产业,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创新实施班德、下厂光伏发电和太格果业种植基地等项目建设,通过土地集中流转盘活闲置资源,打造高标准光伏园区与现代化水果产业带,采取“本地用工优先”模式,在建设、运维全周期创造近千个就业岗位,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微信截图_20250519102005.png

同时,建立“全流程就业服务体系”,组建专班提供用地协调、技能培训、劳务对接等专项服务,通过产业升级与就业服务的深度融合,形成“产业促就业、就业稳民生”的良性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太格果业种植基地每年能够创造出600余个就业岗位以吸纳周边村民就近就地就业

9833c7d8dcb5f74ecc309dd88360fef.jpg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