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潭乡:项目驱动促发展 产业赋能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3-13 00:00 来源:大龙潭乡 打印

在全市经济发展质效提升三年行动的火热浪潮中,大龙潭乡立足本资源优势,聚焦山区特色产业精准发力,实施多个具有辨识度的产业项目,探索出一条以项目建设带动群众增收、以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全乡经济增长的特色之路。

能源之光照亮致富道路

3608757dae560c32da6f5ada1cee0de.jpg

大龙潭乡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班德一期、下厂一期、班德二期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9.9亿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土地集中流转,盘活闲置土地资源3145亩,为村集体和群众增收注入了第一股活水

微信截图_20250317164957.png

项目采取优先保障本地群众用工的劳务合作模式,在项目建设及后续运维阶段创造了大量本地劳务用工机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进一步拓宽收入渠道,真正将阳光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和经济收益,为经济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果业飘香孕育甜蜜产业

微信图片_20240703085225.jpg

大龙潭乡主动融入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采取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全产业链精准招商,积极引进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示范带动强的链主企业,推动农业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投资1.3亿元的峨山太格果业川津5早熟橘种植基地和冬枣种植基地项目在大龙潭乡鱼塘村落地生根,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项目占地3899亩,预计挂果后年产量可达4000-5000吨,年产值在5000万元-6000万元。

微信截图_20250317165044.png

通过土地流转盘活低效土地资源,将闲置分散土地整合建设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现代化水果种植基地大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盘活土地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附近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该项目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从果种植、养护到果实采摘、分拣等全产业链的就业岗位,常驻工人有53户,106人,每年七月和九月采果高峰期的用工量将达到400人。随着果业项目的发展壮大,还能带动周边运输、包装等相关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源泉。

多元谋划激活发展潜能

62aa2c5b4e28fc755c2865abce258b4.jpg

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盘清五本账,用活六套表。积极谋划风电项目、高原土著鱼种保护繁育研学中心和林下经济等新兴产业项目。进一步拓宽清洁能源产业版图,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力资源,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原土著鱼种保护繁育研学中心项目则依托本地独特的水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渔业养殖,既保护了本土鱼类物种资源,又通过鱇浪鱼等云南特色渔业养殖、繁育、销售以及休闲渔业等全产业链项目谋划,为群众创造更多增收机会,提升产业附加值。

微信图片_20241010150133.jpg

林下经济项目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复合经营模式,实现林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加土地产出效益,进一步丰富产业业态,增强了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

大龙潭乡通过精心实施重点项目,在项目建设、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面实现了群众增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下步还将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资源谋划新兴产业项目,带动群众创业就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为全乡经济持续繁荣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