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大龙潭乡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对1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隐患排查,全力筑牢地质灾害防治“生命防线”。
“五位一体”网格化,组织领导强责任
持续构建构建以村组为单元,以行政村为网格,以村组主要负责人为网格责任人、自然资源所所长为网格管理员、村委会书记主任为网格专管员、地质灾害技术支撑队伍为网格协管员、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及群众为网格巡查员的“五位一体”网格化管理制度。
采取乡党政班子成员包村、乡级干部包点、村组干部包户的管理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组织领导到位。通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每一个隐患点都有人管、有人查、有人防,实现防治工作全覆盖,不留死角。
动态“三查”机制,隐患排查无遗漏
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动态“三查”工作,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辐射到点、全面覆盖”的原则,对隐患点和重点区域开展“逐点式”排查,逐山逐沟、逐家逐户对人员密集区,以及施工营地、水电站、水库等能源水利设施周边、工矿企业生产隐患区、地质灾害重大隐患区等重点区域组织进行动态巡查排查,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确保对发现的隐患区(段、点)全部纳入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实现隐患排查的全覆盖、动态化管理,确保每一个隐患点都能得到有效监控和及时处理,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
预警系统优化,监测员全天候值守
落实落细“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工作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领导带班、信息速报制度,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配备1-2名监测员,负责日常巡查、监测、记录和预警工作,确保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开展临灾避险处置。严格设立警示标志、安装简易监测设备,确保警示标志、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的作用,实时监控隐患点变化,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达。通过“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高效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为群众争取宝贵的避险时间,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宣传培训+应急演练,提升防灾能力
利用赶集日集中宣传、入户宣传和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向群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重点对“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预防通知书”进行详细讲解,着力提升工作人员防灾能力、群防群测管理水平以及群众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同时,定期组织应急避险演练,模拟灾害发生场景,让群众熟悉逃生路线和避险措施,做到“心中有数,遇险不慌”。
下一步,大龙潭乡将持续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居危思危”的紧迫感,坚决扛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政治责任,对全乡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再整治,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打好地灾防治主动仗,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