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摸清野生食用植物及野生食用菌的资源分布、产量与产值,为林下资源可持续管护、科学开发及产业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化念镇林业站按上级林草部门要求,自 2025 年 3 月起,启动并推进了为期数月的数据采集与监测工作,目前已顺利收官,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数据采集工作推进过程中,镇林业站始终坚持 “立足实际、精准施策” 的原则,充分结合化念镇野生资源产销特点,创新性地将覆盖全镇范围的多个代表性集市(赶集日)设为核心数据采集点。从 3 月初野生食用植物及野生食用菌陆续上市,到产销旺季全面结束,林业站工作人员始终坚守一线,利用每一个赶集日的黄金采集时段,深入集市交易现场,对上市交易的各类野生食用植物(如鲜嫩蕨菜、鲜香椿、特色野生食用花等)及野生食用菌(如珍稀松茸、鲜嫩青头菌、肥厚牛肝菌、风味鸡枞菌等)的品种类别、交易数量、实时价格等关键信息,进行了全方位、不间断的跟踪式采集与台账化记录,确保数据采集无遗漏、无偏差。
面对采集周期长、野生物种类别繁多、市场交易信息动态变化等多重挑战,林业站工作人员始终秉持 “严谨细致、精益求精” 的工作态度,逐一克服困难:现场对每一笔交易数据进行反复核查确认,确保原始数据真实准确;每次赶集日采集工作结束后,第一时间对当天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交叉核对与初步分析研判,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将阶段性数据汇总上报至上级主管部门,最终形成了一条完整、连贯、可追溯的年度产销数据链,为后续数据深度分析奠定了扎实基础。
据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25 年化念镇野生食用菌总产量约达 5.49 吨,预计总产值突破 49.31 万元;野生食用植物总产量约为 3.57 吨,预计总产值达 10.08 万元。两类野生资源合计预计产值近 60 万元,充分展现了化念镇林下资源的开发潜力与经济价值。
此次年度系统性数据采集工作的圆满完成,不仅让化念镇首次清晰掌握了主要野生食用植物及野生食用菌的上市量变化规律、季节性价格波动趋势以及总体产值规模,更为评估全镇林下资源禀赋、精准把握市场供需动态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开展野生资源保护、引导群众科学合理采收、助力农民拓宽增收渠道,以及规划全镇林下特色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真正实现了 “以数据赋能产业发展”,为化念镇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林业站 刘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