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化念镇聚焦群众就近就业增收问题,以党建为引领,深挖本地资源潜力,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打好就业“组合拳”,积极探索“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模式,着力打造家门口“就业圈”,持续创新完善多元化就业务工模式,让群众增收门路多、照管家庭好。
党建引领,就业服务零距离。化念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全面摸排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的底数和就业状况,建立就业台账。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镇村组党员干部齐上阵,通过走村入户、深入群众,以“拉家常”的方式宣传讲解就业政策,提供用工信息,实现了就业服务“零距离”。在玉昆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化念镇辖区内已拥有102家企业,共吸纳带动了就地就近就业1万余人。其中,玉昆集团现有员工5349人,每月就近吸纳群众就业约29人。让镇域内的务工人员不仅在家门口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还享受到可观收入,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培树品牌,就业质量再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就业质量,化念镇着力培树劳务品牌,实施“绿色钢城、红色劳务”党建联盟促就业工作。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支点,将基层就业服务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范畴,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获取就业信息和服务。围绕玉昆钢铁集团等大型企业,化念镇将拟招录岗位及时推送到镇、村、组服务站点,提高招工效率,扩大就地就近就业的规模。同时,化念镇充分利用峨山县新型矿冶产业产才融合人才驿站等平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联合搭建起“基层党组织+政府+企业+人才中介机构”的招聘用工和劳务协作活动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政策扶持,就业需保障全方位。化念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用于乡村振兴衔接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如罗里社区茂卡拉组、万年上组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项目,预计可带动当地34户136人家门口务工。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盘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方式,灵活多样地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用餐服务和居民的就业问题。化念镇还注重做强种苗“微工厂”等特色产业,通过引入新品种、规模化培育优质新种苗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带动周边群众的就业。同时,积极推动化念社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项目建设,鼓励社区村办公司直接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并为困难人员提供兜底保障。
在化念镇“家门口的务工车间”里,每一位务工人员都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下一步,化念镇将持续发力打造“企业幸福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扶持更多本土用工主体,多措并举以家门口的产业实现家门口的就业,做大就地就近就业“蓄水池”。(基层党建办 赵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