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岔河 魅力非遗】史建英:省级彝族花鼓舞非遗传承人
发布时间:2025-03-28 10:52 来源:岔河乡人民政府 打印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水家园岔河221日起推出【山水岔河 魅力非遗】专栏,现上线第二期。专栏聚焦岔河乡国家、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深入挖掘、整理全乡各类非遗文化资源,以全新视角展示岔河乡非遗的独特风采,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

前言:花鼓舞,彝语称者波必,是峨山县流传最广、参与性最强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是峨山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彝族人民崇拜祖先、崇拜自然、祈求平安、热爱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其艺术价值和观赏性都比较高,深受峨山人民的喜爱。花鼓舞在峨山有上百年的历史,为了保护好这项珍贵的文化遗产,多年来,岔河乡的民间艺人们投身花鼓舞的传承事业中,积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史建英,1976年生,彝族,峨山县岔河乡文山村人。12岁开始跟随本村掌握花鼓舞的民间艺人普忠生、赵顺良、高学会(已故)、靳学英、熊丽英、方桂仙、李学英等开始学习彝族花鼓舞表演的动作及套路,初中毕业就能独立组织村中花鼓舞队员在村子周边参加花鼓表演,在文山村内每年开新街进行花鼓表演。

01.jpg

史建英表演的彝族花鼓舞,动作标准到位,粗犷有力度,注重脚上的弹、韧功夫,甚至能完成吸腿空转、吸腿绕脚等复杂的男性技巧动作;能运用手腕力量快速绕转箐鸡尾龙头,使得箐鸡尾龙头灵动有活力,在峨山花鼓师傅中具有代表性。

02.jpg

她表演时精神饱满、热情奔放,感染力强,在峨山县范围内属于较高表演质量的女性表演者之一。不仅熟悉传统彝族花鼓舞表演程序,还能演唱传统花鼓舞表演时的花灯唱调,是目前还能掌握唱调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

微信图片_20250328104145.jpg

史建英掌握峨山县岔河乡以文山村为代表的传统花鼓舞的急鼓和板鼓套路动作,能根据基本传统套路动作,常常作为老师,被岔河乡政府及其他村委会邀请,组织花鼓队员在逢年过节、贺家、联欢、开新街以及大型节庆活动进行表演和套路编创。

微信图片_20250328104214.jpg

她作为岔河乡文山村文艺队队长,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熟知彝族花鼓舞在各类场合中的表演套路及活动顺序。她所组建的文山村花鼓队在岔河乡具有较大影响力,经常指导文山村各支花鼓队员进行表演,并多次带领文山村各个花鼓队参加乡内和县内组织的重大活动节庆及各级彝族花鼓舞大赛,曾多次获奖。

微信图片_20250328104220.jpg

2019年被评为市级彝族花鼓舞传承人以来,她先后多次参加了由县非遗中心组织的县内外各类非遗文化展演活动,定期为县内外文艺队、花鼓舞爱好者开展培训。

微信图片_20250328104232.jpg

2024年与岔河中小学校签订了5年校外辅导员教学培训计划,为中小学生、教师开展教学培训,做为一名非遗文化工作者,她认真负责对待每一次教学任务,不断探索和挖掘新的动作和套路,服从县级非遗文化部门的工作安排,履行好一名非遗传承人的职责和任务,2024年被省级文化部门评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