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学光:国家级彝族花鼓舞非遗传承人
发布时间:2025-02-24 09:36 来源:岔河乡人民政府 打印

柳学光,男,彝族,1968年生,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岔河乡青河村委会上中哨组人。20025月被认定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42月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02.jpg

柳学光是鼓舞(彝族花鼓舞)第六代传承人,他从小便喜爱彝族民间舞蹈,尤其是彝族花鼓舞,在10岁左右开始追随花鼓队,观看彝族村落中婚丧嫁娶、及各大节庆活动时的花鼓表演,自己观摩、模仿学跳花鼓舞动作,记下表演套路和动作队形,细细琢磨和研究。由于当时缺乏花鼓,就用草墩代替花鼓进行学跳。

04.jpg

恰逢节庆,岔河乡大哨村花鼓师傅李加发、李双英等人到中哨组进行演出,柳学光感受到了不同的表演套路和风格,感觉比本村的花鼓舞动作和套路更好看。1985年,柳学光正式向岔河乡大哨村花鼓师傅李加发拜师学艺,跟随李加发、李双英等师傅学习完整的花鼓舞表演套路,在一两年时间内,先后习得了岔河乡一带流传的彝族花鼓舞传统表演套路。1987年时,拜本县塔甸镇九龙村花鼓舞龙头师傅鲁天富为师,通过近两个月的学习,学习掌握了塔甸镇一带流传的花鼓舞表演套路。20岁时,柳学光开始任本村花鼓舞队的龙头师傅,能全面指导花鼓舞队表演及打击乐伴奏,担任本村花鼓舞队的主持工作和传授工作。

05.jpg

经过两次拜师学艺,柳学光初步掌握了峨山县境内大部分地区流传的花鼓舞的表演程序和10多种表演套路,充分吸纳了不同地区、不同花鼓舞艺人的套路动作、表演风格特点等,在接下来的两三年中,经过不断地表演和揣摩,逐步充实自己的花鼓舞表演套路和表演技能,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花鼓舞表演风格特色。


01.jpg

柳学光所表演的峨山彝族花鼓舞主要以急鼓(快鼓)部分为主,经过多年的表演和学习,基本掌握了流传在峨山县境内的30余个花鼓舞表演套路动作,表演的花鼓舞动作大方、刚劲有力、神情专注投入,身法敏捷多变,主要表现在脚上,有踩、踏、蹬、踢、跺、顿、蹲、绕、弹,以及崴膝、吸腿空转、吸腿绕脚、双脚纵步等复杂的技巧动作,动律重心朝下,突出脚上韧、弹、跺等的刚柔并济功夫,充分体现出彝族舞蹈复杂多变、轻快灵活、刚劲激越的艺术特征。

07.jpg

柳学光在多年的彝族花鼓舞艺术表演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表演风格和特色,技艺技巧精湛,是峨山县彝族花鼓舞表演和传承的重要民间艺人之一。他在表演过程中,全面掌握了表演花鼓舞演奏器乐的打击伴奏方式;发展、创编彝族花鼓舞套路有:板鼓套路、花鼓飞花、快踩、鬼跳脚、那波毕、对脚;创编花鼓舞动作有:腾空转身跳落、探花脚、腾空转身跳落、前后腾跳落;合创花鼓舞演出的作品有:《喜迎春》《夜月夜鼓声》《箐鸡尾龙头舞》等,参加过市、县级调研及庆典演出。作品《彝山花鼓》于2005年参加昆明国际民间鼓大赛获铜奖,并且参加过《花鼓飞花》花鼓舞宣传舞蹈的专辑拍摄。

08.jpg

四十多年来,柳学光对县内外彝族村寨上千人进行花鼓舞技能传授活动,并多次组织参加省、市、县的各种调演、庆典演出和民间活动,把彝族花鼓舞展示给了更多的人,让外面的人不断了解彝族花鼓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历史渊源,将花鼓舞传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继续传承下去。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