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一直以来,双江街道牢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绘就了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图景。
党建引领,凝聚生态共识
街道党工委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创新建立“三学三讲”工作机制:通过“第一议题”专题学、中心组深入学、干部职工大会集中学筑牢思想根基;开展“赶集日微宣讲”“院坝会夜话”“田间课堂”等特色宣讲活动20场,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形成了“干部带头讲、群众主动学、全民齐参与”的生动局面。
机制创新,激发治理活力
积极探索“党建+生态”治理模式,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清河清漂”主题党日活动,推动“河长制”实现长效化。以洛泉村为示范点,创新建立“三联户一集中”机制,构建“党员+网格员+联户长+农户”四方联动体系,带动386名村民全员参与环境整治,成功经验在全街道推广复制。在18个村(社区)建立“红黑榜”评比制度,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将环保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形成“党群联动、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生态保护新格局。
美丽乡村,留住诗意乡愁
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打造青苔坡村“篱笆小院”、洛泉村古树步道等特色景观,发动群众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微景观386处,累计创建省级绿美村庄2个、市级25个和星级村庄10个,实现“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新格局,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愿景成为现实。
文旅融合,激活生态价值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精心打造了万和、摆依寨、新村等乡村旅游示范点,配套建设垂钓区、烧烤区和观光栈道,吸引众多周边游客前来体验。同时,深入挖掘山后厂茶叶文化资源,打造“采茶—制茶—品茶”研学体验项目,让非遗制茶技艺焕发新生,形成了“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促增收”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产业转型,实现绿色增收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模式,规模化种植重楼、白芨等特色中药材400余亩,有效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重点培育“竹筒饭”等特色生态美食品牌,节日期间单日订单突破700份,带动20余名群众就业,成功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产业名片,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绿色发展新路径。(党建办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