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街道:文化赋能,让乡村振兴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发布时间:2025-03-13 16:57 来源:峨山县人民政府网 打印

几棵虬枝盘曲的大树,整齐的竹篱笆,生机勃勃的小菜园……行走在双江街道青苔坡街头巷尾,烟光日影浮动于疏枝繁叶之间,几位老人站在树下,一边拉着家常,一边你一句我一嘴地讨论着院子四周展现乡风民俗、感恩奋进、法治文化等内容的墙体画,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一幅和谐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双江街道柏锦社区青苔坡组按照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要求,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夯基础、惠民生、树新风等方面聚气用力,用文明新风涵养乡土、浸润民心,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不仅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更让村民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

按下文明新风美颜键,和美乡村蝶变升级

引导党员带头践行文明新风,争做乡风文明建设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2022年,在农村危房闲置旧房安心拆除工作中,由党员带头,动员群众参与到绿美乡村建设中,仅用15天的时间,便完成了21宗危房闲置旧房的拆除工作,被授予县级文明村的称号。在村内设立文明宣传栏、文化墙,张贴文明标语,发放文明倡议书,利用广播、微信群等平台,常态化开展文明宣传,让优秀美德如春风化雨、如传燕衔泥,绵延村巷小路,化入群众家。深入挖掘选树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媳等先进典型,推广积分制”“红黑榜等经验做法,加强典型事迹和公益宣传,激励引导广大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弘扬正能量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推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筑牢明德守规“硬堡垒”,文明乡风沁人心田

通过深入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开会讨论等方式,广泛听取民意,采取接地气、聚人心方式,制定简单明了的村规民约条款,将村风民俗、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村集体经济分配等内容修订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议事程序、强化结果运用等方式,用规定约束人、以文化影响人,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以村民自治为重要抓手,依靠群众自治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新风良俗,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建好用活一约四会,发挥红白理事会宣传、引领、监督作用,激活乡村治理的一池活水,实现由被动接受主动争取,让一碗烩菜办丧事践行乡风文明的新风尚

织密文化服务惠民,文明实践春风化雨

打造移风易俗小广场,组建由村民自发参与的文艺队、广场舞队、竹编技艺队等多支文体队伍,以村民熟悉的文娱形式宣传移风易俗。依循听竹涛、品蜜香、赛垂钓思路,盘活500亩楠竹资源,打造竹园水乡,引入市场主体开发集垂钓、餐饮、观光、民宿于一体的休闲农庄。依托竹艺文脉,借闲置农房+传统工艺铺开展竹编技艺传习,拓展老人、妇女就业空间,传承竹编文化,振兴传统工艺,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选聘村内素质高、熟民情的村民组建义务调解队,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将文化浸润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文化为纽带,通过拉家常、问情况、听民声、访需求等方式化解邻里纠纷,把矛盾化解平台延伸至村民家门口,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文明植阡陌,新风沐乡野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下一步,双江街道将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新风在双江大地劲吹,推动广大乡村从外在美内涵美、从一处美处处美、从一时美长久美的美丽蝶变。(图文:党建办 宣传)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