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街道练江社区作为峨山县老旧小区改造后成立的城市社区,辖区面积0.82平方公里,所辖58个小区,辖区人口4223户1115人。为提升治理水平,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模式,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合理调整网格覆盖区域,将58个小区划分为10个网格,每个网格约覆盖400户居民,目前,练江社区共有网格长10人,网格员28人,全力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安全道路上的“护航员”
在老旧小区(4期)改造期间,练江社区第24网格的杨海东、李涛、李顺莲三位网格员每日穿梭于改造区域,认真开展巡查工作。当巡查至职中桥头,发现道路因施工变得狭窄拥挤,车辆乱成一团,尤其是学生上下学时段,存在较大危险隐患。他们迅速站到道路中间,吹着口哨、打着手势,大声呼喊:“大家注意安全,有序通行,先让孩子们过去!”引导车辆依次通行,优先保障学生安全。同时,他们还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改造中的难题,搜集到如施工噪音大影响休息、水电临时中断带来不便等,网格员们详细记录,迅速上报。社区“两委”成员第一时间与施工单位沟通协调,及时解决了居民的困扰,大大提升了居民对改造工作的支持度,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增强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区街巷上的“暖心侠”
一日上午,练江南苑小区的静心亭里,老人们像往常一样聚在一起乘凉闲聊,突然,奚奶奶因心率过低晕倒在地。负责该片区的蒋丽萍、束建伟、周泉勇三位网格员发现情况后迅速反应。蒋丽萍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焦急又清晰地说:“这里是练江南苑小区E区静心亭,有位老人晕倒了,麻烦你们快点来!”束建伟维持现场秩序,疏散围观人群,保持空气流通,周泉勇则向社区汇报情况请求支援,安全地将老人送进医院。在奚奶奶住院期间,三位网格员每隔两天就向其家人和邻居了解身体状况,记录需求并及时上报社区。一周后,奚奶奶脱离生命危险出院回家,当社区“两委”上门慰问时,奚奶奶满是感慨,拉着网格员的手说道:“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简单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对网格员的感谢,更让互助友爱之情在社区流淌。
矛盾调解路上的“解铃人”
“和家人的矛盾解决了没有?”网格员黄萍关切地给居民刘某拨通电话。听到刘某说矛盾已化解,黄萍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此前,常年在外务工的刘某因琐事与家人起了矛盾,家庭关系紧张。偶然间,他看到楼栋门口张贴的“网格化服务管理组织架构图”,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黄萍的电话。彼时正在值班的黄萍,接到电话后立刻赶到刘某家中。她坐在双方中间,耐心倾听各自的委屈与诉求,用温和的话语劝解道:“一家人没有隔夜仇,想想以前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多站在对方角度想想。”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劝解,刘某和家人的态度逐渐软化,最终互相道歉,解开了心结。大家也在网格员黄萍身上深刻体会到社区关怀的力量,家庭关系愈发紧密。
民生服务路上的“暖心人”
刚成为专职网格员时,周泉勇的工作举步维艰。“走访调查那会,常常在居民家门口苦等半天,却连一扇门都敲不开,居民对我充满不信任。”但他始终没有被困难击退,反而化挫折为动力,平日里更加主动地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频繁上门询问居民需求,大到邻里纠纷,小到生活琐事,都时刻记在心上并努力解决。
78岁的张某,是附近企业的退休工人,基本独居。当需要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时,他忘记了账户密码,急得焦头烂额。恰在此时,遇到了上门走访的周泉勇。“大爷,您先别着急,咱们按提示一步步来。先找到认证入口,再输入您的身份信息,接着进行刷脸认证就行。”周泉勇一边轻声安抚,一边手把手指导,每一个步骤都耐心解释。在他的帮助下,张某成功完成认证,顺利领到养老金。“以前要是搞不明白,只能跑县里人社局,现在社区干部和网格员主动问需解难,让我们心里暖乎乎的。”张某说道。周泉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民生服务,也慢慢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与认可。
“有困难,找网格员”已成为居民们的共识
如今,社区网格划分精细,网格员队伍专职化
他们主动融入居民生活,为居民排忧解难
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不断提升
网格服务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下一步,双江街道将不断提升网格服务意识
强化服务本领,坚守网格初心
为实现双江精细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添砖加瓦
文:党建办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