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色产业园到现代农业基地,从庭院经济到田园综合体项目,小街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部门协同、产业带动、村级主体、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让“特色路”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群众致富的“加速道”,书写村强民富新篇章。
喜上“莓”梢,赚钱顾家两不误。小街街道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及比较优势,持续盘活土地资源,抓实农业基地建设,探索形成“党总支+基地+村办公司+农户”模式,流转土地约3550亩,引进智晖农业、美旗农业、莓益天农业等一批现代化农业科技公司发展设施蓝莓规模化种植,构建基层党建办统领、农业农村中心、经济发展办、党群中心协同作战的联动协调机制,从企业入驻到项目建设再到用工招募,当好服务者,助力形成企业专心谋求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就近就便务工的良好局面。
一粒粒小小蓝莓,让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5万元以上,周边150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持家增收三不误,群众可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和务工收入双份报酬,日子越过越红火。
五“彩”丰登,联农带农效益好。玉溪荣荣农业有限公司由两名95后“新农人”、返乡的年轻夫妻韩明峻和张帆创立,韩明峻于2021年租下小街社区流转的约150亩土地发展温室大棚彩椒和番茄种植产业,打造集育苗、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产业基地。近两年,随着健身热兴起,低卡、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甜巴莱姆彩椒深受健康人士喜爱。基地彩椒和螺丝椒每亩产量15—18吨,是传统种植方式的5倍以上,随着线上电商销售渠道的拓展,荣荣农业巴莱姆彩椒已成为抖音商城彩椒销量排行榜第一产品。2025年2月,玉溪市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在荣荣农场挂牌。
荣荣农业公司在小街的成功入驻,带动了更多资金、技术、人才向小街汇聚,也实现了群众增收。一方面居民以每亩租金3000元的价格进行土地流转,每年可增加收入45万元。另一方面基地每日可带动100余名左右附近群众就近务工,真正做到在家门口就能拿工资。同时,企业还无偿向周边村民提供种植技术,带动县内村民发展种植了1万余亩彩椒。
仙“掌”难逢,绿色增收致富路。今年以来,小街街道文明社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盘活闲置土地,瞄准可食用仙人掌种植的生态与经济双重价值,引进峨山沃也种植基地公司,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绿色增收新路径。
沃也种植基地占地面积120多亩,每亩种植100-120株仙人掌,于今年4月启动仙人掌种植,预计2年后进入丰产期。仙人掌耐旱耐贫瘠且全身是宝,从果实可食用到根茎可用于医药、深加工等领域,能形成多元收益渠道。沃也基地可食用仙人掌种植不仅可为社区集体经济增收37万元,同时能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100余人,为群众开辟就业增收新途径。下一步,基地公司将进一步探索适合峨山地区的仙人掌种植技术体系,带动周边农户一起推广仙人掌种植。
金“鸡”报喜,方寸庭院显活力。小街街道始终坚持把产业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坚持干字当头,干部示范,因地制宜,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合理利用乡村院落、土地资源及庭院空间,大力推进庭院经济建设。
街道以庭院养殖为切入点,通过项目申报、农户主动认领的方式,引导村民在家中发展养殖业,全力打造家庭“微经济”单元,使庭院经济成为村民增收的新途径。街道经济发展办工作人员到大维堵、雨来救等村共发放鸡苗10014羽,220张围网,390袋饲料,涉及农户125户。发放鸡苗时,为确保成活率,街道和村“两委”干部一边发放鸡苗,一边细心向村民讲解鸡舍消毒、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注意事项。同时,还鼓励大家利用自身条件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凭借自身努力实现增收致富。
“田”园农旅,整合资源得分红。走进小街街道永昌社区八街窝组,绿水青山、生态和谐的田园综合体让人眼前一亮。2021年3月,由社区“两委”牵头,立足自身优势,带动八街窝组95%以上居民入股,引进增旗饭庄打造现代田园综合体,实现村企联动。社区依托田园综合体项目成功承办“中国农民丰收节”2期,稻田摸鱼、抓鸭子等活动深受游客喜爱,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凝聚人气,推动增收。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永昌,彰显着党建引领的强大合力,2024年,永昌成功创建村集体经济示范点、获评四星级美丽乡村。
2022年以来,永昌社区多路径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模式,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30万余元。集体经济壮大后,永昌又将所获收益反哺民生,投资将近200万元为完善辖区基础设施、打造民族团结广场和五组“美丽庭院”示范点、修建机耕路和环村路等贡献力量。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从“要我建”变成“我要建”,成为了乡村建设的“主人翁”和“主力军”。
小街街道将继续认真思考和答好省委书记王宁提出的“群众持续增收之问”,锚定“为农、助农、富农”目标,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做好“家门口”的资源转换文章,拓宽村集体与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扎实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