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阵地。今年以来,小街街道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抓手,通过夯实阵地、拓宽宣传、创新服务等举措,不断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规范管理,夯实阵地建设基础。小街街道始终把规范管理作为农家书屋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制度、环境、队伍、监管四个维度发力,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健全制度体系。制定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规范,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优化阅读环境。结合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定期开展书屋清洁行动,对图书进行分类整理、编号上架,营造整洁有序、温馨舒适的阅读氛围,切实增强群众阅读体验。提升管理水平。加强管理员队伍建设,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开展业务培训等方式,提升管理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确保书屋日常运营规范高效。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组织专班对14个村(社区)农家书屋进行全覆盖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坚决杜绝“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保障农家书屋规范有序运行。
注重多维联动,拓宽阅读宣传渠道。为推动全民阅读理念深入人心,小街街道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矩阵,全方位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线上精准推送。依托“诗画西乡 热情小街”微信公众号,开设“好书荐读”专栏,定期发布阅读资讯、政策解读等内容。在“4・23”世界读书日等重要节点,发布全民阅读倡议书,引导群众养成阅读习惯,累计推送各类信息30余条,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线下广泛动员。抓住赶集日、传统节日等有利时机,组织志愿者在农贸市场、村委会等人员密集场所发放宣传资料150余份,普及农家书屋的功能作用。创新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在试点社区推行图书轮换机制,让书籍流动起来,进一步扩大阅读覆盖面。
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小街街道立足群众需求,深化资源整合,创新“书屋+”服务模式,推动农家书屋从“有书读”向“读好书”“用好书”转变。深化阵地融合。整合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资源,打造“农家书屋+”综合服务平台。结合主题党日、假期托管、农技培训等活动,开展“书屋+理论宣讲”“书屋+技能培训”“书屋+亲子阅读”等特色服务,累计服务群众800余人次,有效提升书屋使用率。打造活动品牌。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中心工作,精心策划主题阅读活动。在“4・23”世界读书日期间,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结合殡葬改革工作,举办文明殡葬主题读书分享会,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结合廉洁文化建设、家风建设工作,举办“书香润廉心 家风传正气”主题阅读活动。截至目前,14个农家书屋共开展主题活动42场次,参与群众400余人次,切实增强了农家书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下一步,小街街道将持续深化农家书屋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让农家书屋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