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玉溪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小街司法所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协调职能,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为抓手,通过创新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强化监督实效,为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供监督保障。
用好基层力量,组建社会监督队伍。聚焦行政执法关键环节,小街司法所按照“扎根基层、领域互补”原则,首次面向企业代表、个体工商户及村(社区)群众,精心选聘7名行政执法义务监督员,组建“企业+商户+村(社区)”三位一体的社会监督队伍,为行政执法监督注入多元基层力量。
创新监督机制,构建全民监督格局。面对群众诉求多元等挑战,构建社会监督员机制,在小街街道全面推行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形成“群众监督+专业监督”的协同模式,有效推动基层执法规范化、透明化,成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创新探索。
实施“伴随式”监督,打造“沉浸式”监督模式。创新实施“伴随式”执法监督,在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检查、处罚等重点领域,开展“执法开放日”活动。5月13日,小街司法所邀请2名义务监督员,跟随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一同深入辖区内的红日纸厂、佳洁洗涤厂和木材加工厂等企业,零距离观察监督行政执法检查全过程。通过“伴随式”执法,对行政执法全过程实行动态精准监督,针对执法过程中存在的执法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及时提醒和指导,打通行政执法监督“神经末梢”,同时在过程中向企业了解涉企行政执法情况,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实现执法与监督的同频共振。
下一步,小街司法所将多管齐下,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协调力度,邀请社会监督员参与案件评查及示范创建等活动,从源头保障执法规范性的同时提升执法处罚透明度。拓宽多元互动,通过“开放日”等渠道,搭建与群众的常态化沟通桥梁,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定期与社会监督员交流座谈,收集社会监督员的意见建议,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变化,动态调整监督策略;同时,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反馈”闭环管理,确保监督建议落地见效,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执法体系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