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峨山县博物馆(方志馆)暨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成并开馆,并作为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现场观摩点迎来观摩组各位领导的现场观摩。
在加强嶍峨古镇运营进程中,峨山县委、县政府结合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丰厚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大民族历史文化和地情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于2022年6月组建成立峨山县“三馆”建设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党史研究室及时提供史志图文资料,审校修改展板图文,协同成员单位合力推进县规划馆、博物馆(方志馆)、文化馆建设。
为增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合力,避免重复建设的同质化弊端,峨山县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注重科学规划、统筹谋划,以打造中老铁路非遗展示中心项目为统领,投资980余万元,充分运用总建筑面积 1569.40 平方米的空间,统筹建设县博物馆(方志馆)和新增加的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新建成的县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100余件(套),其中国家三级文物13件(套);以图文、实物展示为主,并多形式运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分“时光印记”“红色记忆”“区域自治”等6个版块集中展示峨山县的历史文化,是全市首个县级综合性博物馆。
其中,县委党史研究室于2022年5月至7月完成“志载峨山”板块的设计方案,除展柜设计外,还用文字记述了峨山县编史修志的历程及成果。同年8月至9月期间,以成果交流的方式面向省内14个彝族自治县收集地方志图书;随后陆续收集整理史志图书。2024年1月30日至2月1日,集中收集、整理、登记公开出版的史志图书,为县方志馆布展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截至4月11日,包括省志、玉溪市志、市内外部分县(区)志以及部分地情方志资料、党史图书在内,布置展出第一批史志图书260余册,为博物馆呈现峨山县历史文脉提供重要支撑。
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总面积1450平方米,按非遗十大门类来布展,整体采用数字化展陈与实物展示相结合方式,全方位展示玉溪8个国家级、56个省级、195个市级及部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等内容,现有展品和商品1300余件(套)。
峨山县博物馆、县方志馆的统筹建成,既直观展示地方历史文化脉络概貌,又实现地情方志的可视化和体验感。是峨山县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史志成果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功能的重要平台,对于传播方志文化、加强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史志工作的社会影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